紡織業首當其衝 淨利侵蝕逾1成

新臺幣升勢擋不住,工具機產業等製造業,淨利潤恐遭侵蝕1%至2%。圖爲2025臺北國際工具機展。(本報資料照片)

新臺幣兌美元猛爆式升值,券商點名工具機、紡織等產業首當其衝!宏遠證券舉例,紡織成衣業淨利率約3%至5%,新臺幣升值1%前提下,可能侵蝕10%至15%淨利,工具機產業等傳統制造業因避險能力較弱,淨利潤也可能直接侵蝕1%至2%。

券商報告指出,新臺幣升值速度太快,對經濟影響是「雙面刃」,短期出口導向產業承壓,尤其好不容易纔慢慢起色的傳產,堪稱是重大打擊,但會降低輸入成本與通膨壓力,若生產力提升,過去長期技術跟上升級,則可減緩負面衝擊。

除傳統產業,財經作家遊庭皓臉書發文表示,新臺幣升值過快,許多出口商、壽險公司也可能成潛在苦主,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壽險業明年恐怕將發不出股利。

不過,新臺幣升值也有受益產業,宏遠證券報告指出,航空業燃油成本佔30%至40%,長榮航空曾估算新臺幣升值1%,可減少新臺幣2至3億元年支出。 臺幣升值對出口業來說是壞事,但對外採購卻能降低成本,中油宣佈5日凌晨汽、柴油各調降1.1元、1.4元,調整後,95無鉛汽油每公升爲28.7元,中油分析主要原因爲國際油價下跌以及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升值。

護國神山臺積電早在過去幾年即積極避險,去年2次對外投資共80億美元,今年在美國的董事會也覈准不超過100億美元的金額增資海外子公司,用途爲降低外匯避險成本;更有供應鏈透露,此次臺幣強力升值,對臺積電日前宣佈對美投資千億美元來說,短期內不算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