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新招!太陽能「淹水警示燈」獲專利 造福鄉里助人助己
賴學科研發「夜間淹水警示裝置」,當該水位感應器感應到所處位置的水位高度高於設定高度時,淹水警示燈會亮起。(潘虹恩攝)
臺中市霧峰區五福裡地勢低窪,爲了防止民衆誤開入鄉間溝渠,五福裡自主防災防汛隊副指揮官賴學科發揮機電工程所長,利用PVC管、太陽能供電器、警示燈等器材研發「夜間淹水警示裝置」,獲專利認證。他說,起心動念就是希望可以用簡易、好取得的器材製作防災的裝置,助人更是助己。
賴學科指出,五福裡因位處低窪地區,過去每逢颱風、大雨,常淹水成災,居民夜不能寐。尤其鄉村地區排水設計不夠完善,道路與排水溝渠常常分界不明,當豪大雨來襲造成淹水,不乏用路人誤開栽進排水溝渠,造成人或車輛損傷,也通常都是傷害造成後才緊急豎立警告牌,他認爲應該防範於未然。
賴學科發揮機電工程所長,利用PVC管、太陽能供電器、警示燈等器材研發「夜間淹水警示裝置」,獲專利認證。(潘虹恩攝)
爲了解決淹水時無法在道路或排水溝邊即時進行警示的問題,賴學科2020年起發揮電機工程所長,利用PVC水管、水位感應器、淹水警示燈和水桶等物品研發最初代警示裝置,僅有路面淹水提示燈,設備太輕還會隨着水流漂走,經過改良,灌入水泥、加設水位標示牌並改以太陽能供電模組作爲供電來源設備,2023年第三代「夜間淹水警示裝置」獲得專利認證。
賴學科說,因爲經費有限,都選擇生活中方便取得的器材製作。他將太陽能供電模組與警示燈和水位感應器連結,由該太陽能供電模組供應運作時所需的電力來源,當該水位感應器感應到所處位置的水位高度高於設定高度時,淹水警示燈會亮起警示文字,避免用路人發生危險。
他表示,他常向志工分享,學習防災資訊,不只是某天遇到突發事件可以救人,更是自己遇到緊急災害時可以自救。對他來說,研發此裝置並不難,研發的起心動念就是希望可以用簡易、好取得的器材製作防災的裝置,他也會不吝於到不同防汛隊教授簡易淹水警示裝置,助人更是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