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臺北」網站陽春、資訊分散 秘書長允諾年底前整合

「防災臺北」網站陽春、資訊分散挨批,秘書長允諾年底前整合。(翻攝自防災臺北官網)

兩岸情勢緊張,北市議員王欣儀指出,北市防災資訊分散各局處網站,且消防局「防災臺北」網站設計陽春,又缺乏直覺式操作,直言「沒有真正站在市民立場思考,就是形同虛設」。此外,防空避難標誌管理亂,北市多處設有防空避難設施,現場卻未見標示,建議局處應整合戰時資訊。臺北市秘書長李泰興允諾,會全面檢討,並在年底前整合網頁。

北市議員王欣儀今在議會民政部門質詢時再指出,消防局「防災臺北」網站設計陽春。(邱芊攝)

王欣儀4月14日於質詢時揭露,警局2021年建置北市警政App,提供防空避難地點查詢,使用率卻很低,且若通訊中斷,App便形同虛設,無法有效達到資訊宣傳效果。當時警察局長李西河迴應,將大力宣導北市警政App,讓市民知道住處周邊避難設施,一旦網路中斷也能瞭解生活場域避難場所,同時會採取分齡分衆宣導,讓所有人皆能清楚獲取相關資訊。

王欣儀今在議會民政部門質詢時再指出,北市防災資訊分散各局處網站,又很難找,導致民衆遇災根本不知道去哪躲、怎麼求救,且消防局「防災臺北」網站設計陽春,又缺乏直覺式操作,互動性很低,要經過複雜的流程才能得到防災地圖,且還不時會當機,若遇到戰爭,電信、網路都不能操作,那又要如何應對。

此外,防災手冊只推無紙化卻不印實體,長輩不會下載、遇停電也用不到,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發行的臺北市藝文資訊總覽刊物《文化快遞》1年花310萬印21.4萬本,防災手冊卻不印,邏輯本末倒置。不僅上述狀況,防空避難標誌管理也相當混亂,有地下室卻沒貼標示,比如北市文山區多處設有防空避難設施,現場卻未見標示,或有些貼紙已模糊不清、快脫落。

王欣儀強調,「沒有真正站在市民立場思考,就是形同虛設」,市府應該統一設立真正能救命的防災專區,且應建立普查制度,避免災難時找不到避難處,也能參考日本東京防災網頁與手冊設計。

北市警察局民管中心迴應,警政App界面上已在去年改版,讓民衆更容易找到防空避難設施,至於整合方面,也已跟相關單位聯繫、反映,但還有技術性問題還要排除。李泰興允諾會在年底整合網頁,紙本則要請兵役局跟副市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