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上身 營養師提護肺5招
營養師提醒,多吃蔬果提升抗氧化力,建議多攝取綠葉蔬菜、胡蘿蔔、芭樂、番茄、十字花科蔬菜、蔥、蒜等。(王家瑜攝)
「好小子」顏正國驚傳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消息震驚社會大衆。癌症關懷基金會觀察發現,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能降低罹患肺癌的風險,也有助於減少癌症復發的機率。
肺癌是臺灣癌症發生率、死亡率雙冠王,每年奪走逾萬條寶貴生命。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黃書宜提醒日常護肺5招,分別是戒菸、多蔬果、少紅肉、保持理想腰圍和規律運動。
首先,戒菸是預防肺癌最有效的方法,也保護家人朋友免受二手菸危害。研究顯示,戒菸後10到15年內,罹患肺癌的風險會降低一半,同時也能減少大腸直腸癌、肝癌、咽喉癌、口腔癌、胃癌、食道癌、胰臟癌、膀胱癌、子宮頸癌、腎癌和白血病等多種癌症風險。
第二,多吃蔬果提升抗氧化力,因蔬果富含植化素和抗氧化營養素,尤其β-胡蘿蔔素、維生素C和E等,能清除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降低罹癌風險。建議多攝取綠葉蔬菜、胡蘿蔔、芭樂、番茄、十字花科蔬菜(如油菜、大白菜、甘藍、花椰菜)、蔥、蒜等。
第三,少吃紅肉、遠離加工肉品。大量食用紅肉會顯著增加24%罹患肺癌的風險,且紅肉有較高的飽和脂肪,而高飽和脂肪攝取會使肺癌風險增加。同時應避免吃醃製和煙燻肉製品,因其含有亞硝基二甲胺和亞硝酸鹽等強致癌物,恐增肺癌風險。
第四,保持理想腰圍,降低發炎風險。研究指出,腰圍越大,罹患肺癌的風險就越高。建議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約35吋)、女性腰圍應小於80公分(約31吋)。
最後,規律運動能促進肺部代謝、提升心肺功能。研究發現,有運動習慣者可降低20%至50%肺癌風險。根據國健署建議,每天至少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