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冷北市店租逆勢漲 萬華70年店面月租45萬創高
房市近期雖表現冷淡,但北市各大商圈店面市場仍頗有表現,住商機構統計臺北地政雲數據,截至今年第1季爲止,共6筆店面月租金總價突破新臺幣45萬元,相比去年同期僅有1筆而言,數量大增,近期萬華區更出現今年爲止最高總價、單價租金交易。
住商機構今天發出新聞稿,統計臺北地政雲今年第1季數據,觀察萬華區成都路店面,屋齡逾70年,總坪數約60.6坪,今年3月下旬以租金總價45萬元、換算租金單價約7425元成交,爲萬華區今年爲止最高總價、單價租金交易。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西門商圈爲國內首屈一指的觀光型商圈,租金價位有相當支撐力道。
另外,觀察資料,今年租金總價較高的店面交易,除了有2件位處西門町、士林夜市等知名商圈之外,其餘店面皆不屬黃金一線商圈。
而6筆店面租金中,月租金超過50萬元共有4筆,包括位於光華商場的店面,月租金總價約88.8萬元;再來是位在六張犁,於和平東路三段的店面,月租金總價約52.3萬元;以及位在古亭,於羅斯福路三段的店面,月租金總價52萬元;以及位於士林夜市,於士林大東路的透天厝店面,月租金總價爲50萬元。
賴志昶分析,雙北市購屋民衆爲追求生活便利性,「逐捷運而居」趨勢相當明顯,若是鄰近捷運站,周邊房價頗具支撐力道,此類趨勢也影響店面市場;若有面臨大馬路、鄰近捷運者,本身具有人流保證,無論建築物屋齡高低,皆能吸引品牌店面進駐,進而創造租金上漲空間。
賴志昶也提醒,外送平臺的興起對街邊店的影響甚鉅,消費模式大幅改變,民衆可透過手機一鍵下單,已較少享受逛街樂趣,因此店面位置是否精華、是否位處知名商圈等,已不是消費者選擇重點,反而店面是否容易到達,更顯重要。面臨時代變遷,各商圈應審慎思考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