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交易動能減緩!財部:房地交易三稅7月續衰退 幅度最深20%

預售屋示意圖。圖/AI生成

財政部今天公佈稅收統計,土地增值稅、契稅、房地合一稅7月實徵金額續呈年減,其中房地合一稅衰退幅度20.3%最深,主因央行信用管制、銀行房貸緊縮,加上美國關稅談判進展不確定性,臺幣升值壓縮房貸承作空間,市場觀望氛圍濃厚。

由於今年政府延長所得稅申報繳納期限,使稅款集中7月入帳,財政部今天公佈7月全國賦稅收入新臺幣8768億元、年增3.1倍。

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說明,不動產市場持續受到央行信用管制措施、銀行房貸緊縮等影響,加上全球經濟情勢因爲美國關稅政策、談判進展充滿不確定性,整體市場觀望氛圍仍然相當濃厚,也減緩了房市的交易動能。

劉訓蓉指出,新臺幣升值也壓縮了房貸的承作空間,銀行的審覈更趨謹慎,排撥貸款的時間也會拉長,這部分也讓部分民衆的購屋態度轉趨保守。

土地增值稅7月實徵66億元、年減18.2%,已是連續5個月雙位數負成長,與6月相較月增15.7%。劉訓蓉表示,就縣市別觀察,減少規模較大者爲新北市、臺北市、新竹縣,主因爲房地交易量明顯下滑、大額稅款案件呈現年減;六都唯一增加的是高雄市,主因爲有較多大案件挹注。

土地增值稅前7月實徵428億元、年減18.5%,劉訓蓉說,新北市、臺北市、桃園市減少規模較大;六都唯一逆勢成長的是臺中市,不過累計年增幅已明顯收斂。

契稅7月實徵15億元、年減12.5%,亦爲連續5個月負成長,與6月相較月增5.3%。劉訓蓉說,六都當中減少規模較大的是高雄市、新北市、臺中市,主因皆爲不動產交易量明顯下滑,而桃園市、臺北市呈現增加。

契稅前7月實徵91億元、年減17.2%,劉訓蓉說,六都當中以新北市、高雄市、臺南市減少較多,而桃園市呈現增加,主因爲20萬元以上稅額的案件增加比較多。

個人房地合一稅7月實徵58億元、年減20.3%,連續4個月雙位數負成長,各地區以臺中市、高雄市、新竹縣減少規模較大,六都中唯一增加的是新北市。

個人房地合一稅前7月實徵295億元、年減19.4%,減少較多的是臺中市、高雄市、桃園市,新北市較去年同期增加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