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急凍...該放寬限貸令或是繼續打房?專家:政府正面對電車難題

房市示意圖/記者遊智文攝影

嘿,你有聽過「電車難題」嗎?內容很有趣,讓我說給你聽。

電車難題是1967 年英國哲學家菲利帕.福特(Philippa Foot)提出,內容是:

「一輛失控的電車在軌道上高速行駛。在電車前方的軌道上,有五個被綁住的人,他們無法動彈,不斷高聲尖叫。電車即將碾過這五個人。然而,你正站在鐵軌操縱桿旁,你可以拉下這個拉桿,讓電車轉向另一條備用軌道。但問題是,備用軌道上同樣有一個被綁住的人。

​此時,你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

選擇一: 什麼都不做,任由電車輾過五個人。

選擇二: 拉下變道拉桿,犧牲備用軌道上的一個人,來拯救另外五個人。

你該怎麼做?」

或許你覺得這只是個詭辯的哲學問題,只是用來測試每個人的道德觀,真實人生中不可能發生。但對執政者而言,電車難題不是極端的特例,而是每天必須面對的實際情境。

焚化爐是城市處理廢棄物的必要設施,是所有居民日常生活都需要的,但設置焚化爐就必須犧牲焚化爐周邊住戶的權益。

高鐵建設能夠改善地方交通,對於多數人的通勤是有利的,但施工期勢必會造成軌道沿線居民的不便。

房價高漲造成民怨沸騰。打炒房是多數人民的共識,但無法避免的會對相關產業造成影響。

所有政策,都會出現少數人和多數人的公共利益衝突,就是政府日常必須面對的電車難題。

此時,該當個沒有勇氣下決定的爛好人,維持現況的行進路線,讓列車輾過多數人?還是勇敢拉下操縱桿,讓列車轉向,壓過另一條軌道上的少數人?

如何做爲,就要看軌道控制者的道德勇氣,以及信仰何種價值觀了。

回到房地產主題,不可否認,央行信用管制的確對房地產業造成影響。業者爲了求生存,一切的抱怨合情合理,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5月臺灣的新生嬰兒數創下了臺灣的歷史新低,只有8433人。相反的,臺灣的房價,卻還在持續創高,連不在天龍國的中和,每坪都敢賣到120萬。

而整個國家的信用資源,嚴重的往房地產相關產業傾斜,銀行已經被房地產綁架了。房價失控的電車,正在輾向所有臺灣人的未來。

在當前房價未跌續漲、新政策上路未滿一年的狀況下,應該要現在立即放寬信用管制拯救業者?還是維持管制,讓臺灣年輕人有個更有希望的明天呢?相信此時政府一定很傷腦筋。

我想說的是,臺灣是我們摯愛的土地,是我們世世代代生長的所在。大多數人都只是庶民,不是遇事能一走了之的好命人,我們的生存跟臺灣一體同命,無法分離。

「番薯不怕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傳」。臺灣多數人共同的希望是,未來臺灣能夠更好,爲了達成目的,不管發生什麼,我們都會誓死保衛它。

未來我們的孩子將會生存在怎麼樣的臺灣,房價是否還會不合理的繼續狂漲?就看6月19日的央行會議是否放寬信用管制,軌道的操縱桿會推向哪一方。

◎本文內容已獲 阿宅-雙碩士地產顧問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