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閃兵 替代役體位修正 防長:常備兵不變
藝人坤達(中)涉閃兵案,22日返抵國門後由檢警帶回說明案情。(本報資料照片)
藝人「閃兵」引發爭議,爲防役男藉病逃避兵役,國防部及內政部將參考鄰近亞洲國家進行體位標準修正;內政部役政司22日預告,未來BMI值15至45以內「都要當兵」,引發現役士官擔憂增加操課及訓練風險。國防部長顧立雄23日定調,常備役體位並未改變,僅修改替代役體位,意指未來BMI值大於32、等於或小於45都屬於替代役。
根據現行規定,常備役體位爲BMI值16.5以上、32以下,而BMI值大於32、等於或小於35則爲替代役,另外,BMI值大於35、或小於15即免役。
由於BMI值達到32.5以上屬於病態性肥胖,倘若BMI值達45才能免役,外界擔憂役男在軍中生活恐有危險,且現役士兵也認爲增加操課及訓練風險。顧立雄昨日迴應,沒有要修改常備役體位,要改的應是替代役體位,但還需由國防部軍醫局與內政部進一步協商。
綠委林楚茵認爲,藝人身爲公衆人物,就是靠社會形象讓粉絲埋單,建議國防部應該主動與文化部協調,撤回「閃兵」藝人已獲得的三金(金馬、金鐘、金曲獎)獎項。
此外,衛福部已發函請臺北市衛生局清查3間負責複檢的指定醫院,包括三軍總醫院、臺大醫院及臺北榮總,先從複檢有高血壓異常者回溯病例,預計兩週內完成調查。
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強調,複檢需住院檢查,據檢查數據判斷,「要騙過醫事人員,實在不容易」,他感嘆,「在詐騙猖獗的時代,看個病都要預防詐騙,實在悲哀」。針對各種批評言論打擊醫界士氣,他建議兵役體檢覆檢迴歸由專業的軍方醫院處理。
臺大醫院發言人陳彥元表示,複檢程序很嚴謹,「有弊端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目前尚未收到衛生局來函通知院方要約談哪位醫師,若發函要審查,一定全力配合。
三軍總醫院院長陳元皓接到媒體電話時,聽到關鍵字「兵役」,即表示「不便迴應」,媒體尚未說完,即掛斷電話,拒絕迴應。晚間則透過公關室迴應,至目前爲止未曾有醫師遭檢調約詢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