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屈公病 泉州也要求返回人員需14天自我健康監測

廣東佛山屈公病疫情持續,8月3日當地新增報告屈公病確診病例仍達216例。(圖/取自《佛山發佈》)

廣東屈公病(大陸稱「基孔肯雅熱」)疫情持續。據佛山市衛生健康局最新通報,8月3日,佛山市新增報告屈公病確診病例仍達216例。爲防疫情蔓延,繼福州之後,泉州也發佈健康提示,提醒返泉人員進行14天自我健康監測,其間若出現發燒、關節痛、皮疹等疑似症狀,應立即就醫並告知旅居史。

「自我健康監測」具體該怎麼做?人民日報致電泉州市疾控中心詢問,工作人員表示,如果從佛山等正暴發疫情或存在較高屈公病感染風險的地方返回,建議多注意自身健康狀況,出現頭疼、發燒等症狀,應要去正規醫院就診。此外,返回後也要注意防蚊蟲叮咬,以防將可能的病原體通過蚊蟲傳播給他人。

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趙衛指出,「自我健康監測」與「居家隔離」不同,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正常上班、上學。針對屈公病的自我健康監測要特別避免蚊蟲叮咬,注意辨別典型的危險信號,包括髮燒、關節痛、皮疹等疑似症狀,一旦發現此三大症狀之一,應立即就醫並告知旅居史。

廣東省疾控局最新發布的通報顯示,7月27日至8月2日當週,廣東全省新增報告2,892例屈公病本土病例,未報告重症和死亡病例,疫情主要還是在佛山。佛山當週新增2,770例確診病例,其次是廣州65例。

另,佛山市場監督管理局8月1日通報,根據佛山市疫情防控工作統一部署,即日起將治療屈公病引起的發燒、皮疹、關節痛等症狀的藥品,包括:風寒感冒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等47種藥品納入實名登記管理,佛山全市所有零售藥店需嚴格執行銷售重點管控藥品登記報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