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海底電纜遭斷通訊 賴清德喊話立院支持海纜7法修法

賴清德總統出席海巡署嘉義級巡防艦「臺北艦」成軍,及高緯度遠洋巡護船「西拉雅號」命名及下水典禮。記者巫鴻瑋/攝影

賴清德總統今天到高雄臺船公司出席「臺北艦」成軍,及「西拉雅號」命名及下水典禮,他致詞時特別向立法院喊話,希望能夠不分黨派顏色,共同支持「海纜7法」修法,避免臺灣遭斷海纜、電力、自來水等民生必要設施,確保臺灣在通訊、能源、民生及航運的穩定。

行政院9月18日通過「海纜7法」修正草案,包含電信管理法、電業法、天然氣事業法、自來水法、氣象法、商港法與船舶法等統稱爲「海纜7法」,將破壞自來水及天然氣等管線的刑責比照破壞海底電纜辦理,嚴重者可加重處罰,並增訂沒入犯案船隻、強制船舶開啓自動辨識系統。

賴清德出席船艦典禮致詞時提到,政府正積極推動修正「海纜7法」,除了提升防禦威脅的能力,更要預防風險,強化國家數位以及民生運作的韌性,要讓海底電纜等關鍵基礎設施,能夠有更完整的保護體系,打造可防可控的海域安全網。

他因此向立法院喊話,希望能夠不分黨派,都能夠支持「海纜7法」的修法,共同爲國家安全來努力,確保臺灣在通訊、能源、民生以及航運的穩定運作。

他指出,面對「中共」持續不斷的灰色地帶侵擾,臺灣不只要強化自身防衛,更要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的海事合作,透過海上救難與人道支援的交流,共同維護海上秩序以及區域和平穩定。

同時也將造船產業視作國家安全重要的一環,他強調,唯有健全造船體系,才能夠穩定造艦、提升國防實力,因此將請海巡署持續與國內造船廠密切合作,確保在合理利潤與長期發展中取得平衡,讓產業、國防、經濟形成良性循環,爲臺灣的安全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