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非洲豬瘟 民團盼透明撲殺參數兼顧動物福利
臺中爆發疑似非洲豬瘟案例,已預防性撲殺場內剩餘195只豬,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醒,若撲殺方式不當,恐危害動物福利,並不利疫情控制,要求農業部公開電擊參數,確保防疫撲殺落實國際規範。
非洲豬瘟急性型致死率達100%,無疫苗可預防,只能靠撲殺、掩埋或化制處理病死豬,農業部今天上午宣佈,臺中1家飼養約300只豬的養豬場,近日出現豬隻異常暴斃情況,截至20日止已累積死亡117只豬,經農業部獸醫所檢測,確認感染非洲豬瘟病毒,隨即預防性撲殺場內剩餘195只豬。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天晚間發佈緊急聲明,對於臺灣辛苦防守多年的非洲豬瘟疫情失守,及疫情造成的人與動物生命痛苦,深表遺憾難過。臺灣過去禽流感疫情的大規模撲殺,不斷出現動物還有意識時,即被活埋悶死,這種野蠻、落後、不利防疫的動物撲殺,不應再發生。
這份聲明指出,由於移動式電擊設備具有易於訓練、操作等優點,且能遏制在動物屍體中的病原體,在各種規模的農場中,都是最被採用的緊急撲殺方式之一。前提是電擊工具必須經過確認、覈准、測試合格,包括確認農場中電力來源,提供足夠且穩定電壓和電流等。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透過緊急聲明要求農業部公開非洲豬瘟疫情緊急動物撲殺相關資訊,如方法、工具及人員訓練等,及各項電擊參數,包括電流、電壓、電擊時間、位置等,以確保防疫撲殺落實國際規範,保障動物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