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東父重病!急售店面「開價了」他猶豫 專家揪1問題:別私下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Unsplash)
記者鄺鬱庭/綜合報導
最近有租客發文求助,房東想把他目前承租的店面以2900萬元賣給他,甚至願意讓他以「2500萬元」成交、其餘差額再私下處理。他坦言,房東平時待他不錯,不想趁人之危,但因手上只有900萬頭款、店面貸款成數又偏低,「到底該不該買?」對此,信義房屋專家建議,如果真的心動的話,可以先讓銀行鑑價。
原PO在「買房知識家」發文,提到房東想把他正在租的店面賣給他,實價登錄的價格是3300萬,房東打算賣2900萬。但他只有900的頭款,以店面大概六成貸款來算,他只買得了2500以內的價格。
房東聽聞後,就同意先付2500萬,差額另外再以個人借貸等名義給就好。這讓他很猶豫,「房東父親重病急售屋,房東以往待我們良善,我也不想趁人之危大砍價」,想問有沒有比較好的建議?
貼文引發討論,「能夠買下是最好,從幫房東繳貸款變成幫自己繳」、「房東急售你沒有趁人之危,只是剛好你有能力買」。但也有人語重心長提醒稅務問題,「差額另外給?那是假實登」、「短期內賣掉,房地合一稅你會被課到45%。」
其中也出現不少勸退聲音,「做能力範圍內的事,不要勉強」、「即便買下來後面壓力超大」。還有人直言,「房東缺錢,店面又沒住宅好脫手,應該還能再談。」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店面受地段影響大,有時能貸到七成,有時甚至只有五成,完全不能只用經驗值估算。真正的價格應該由市場與銀行共同決定,所以可以「先讓銀行鑑價」。
他補充,若銀行鑑價距離售價差距過大,就要非常謹慎,因爲意味着市場認爲房價支撐力不足,後續出售時可能也會遇到同樣問題。此外,千萬不能用現金私下補價差,未來出售時會衍生稅務及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