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帶槍投靠泄密 組世界級法務團隊

臺積電成立世界級的法務團隊,加強保護專利及營業秘密,其中,與大陸中芯國際(見圖)的專利侵權,更是2次興訟。(中新社)

臺積電的先進製程獨步全球,高層、關鍵人才一直是競爭對手挖角的目標,盤點近20年來的相關訴訟可說屢戰屢勝。其中,與大陸中芯國際的專利侵權,更是2次興訟,先後獲得3.35億美元以及10%股權,併成立世界級的法務團隊,加強營業秘密的保護。

大陸晶圓代工大廠中芯國際2000年成立,但在2003年時臺積電發現中芯挖角前員工,以不正當的手段竊取商業秘密,同時侵犯多項專利,雙方在2005年達成和解,中芯需在6年內支付1.75億美元專利授權金,並簽訂專利交互授權合約。

但2006年時,臺積電發現中芯違反和解協議,持續不當使用營業秘密,掌握前臺積電員工被要求提供12吋晶圓廠的製程以及設備列表,雙方在2009年達成第2次和解,中芯需就已支付1.35億美元,再支付臺積電2億美元,並給予10%股權,中芯創辦人張汝京因此下臺。

捍衛專利方面,臺積電除了針對競廠,也針對專利蟑螂提起訴訟,2019年時針對美國格羅方德,提出多項成熟、先進製程的專利訴訟,雙方最後和解;去年AICP在美國德州對臺積電提起訴訟,主要控訴臺積電侵犯7項半導體專利,臺積電直指該案例爲專利蟑螂典型案例,目前該案件仍在進行中。

至於離職員工競業訴訟,前臺積電研發處資深處長梁孟鬆離職後,先至三星集團旗下的成均館大學任教,臺積電認爲其泄漏營業秘密,最高法院最後判定禁止梁孟鬆在2015年底前爲三星提供服務。

智璞產業趨勢研究所執行副總林偉智指出,臺積電保護專利、營業秘密的決心不容懷疑,過去英特爾、三星在3奈米制程時緊追臺積電,或許小部分泄密就可以拉近彼此差距。不過,目前先進晶圓製程的分工相當精細,雖然整合工程師知道晶片所有工序,但對於幾千道的細節參數不瞭解,各部門所負責的程序也不同,難以透過幾名工程師泄密就可以逆向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