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長稱軍費逐年達5% 在野質疑

美國準印太官員日前出席國會聽證會,稱我國軍事預算應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國防部長顧立雄昨在立法院表示,明年應會逾百分之三,且逐步增加,實踐承諾的百分之五。在野立委質疑,高佔比的軍費對國內影響也很大,爲什麼是佔百分之十?應以我國最大的國家利益爲考量。

顧立雄說,關於國防支出,一向依照我方面對的敵情威脅、防衛作戰能力建構等目標,進行國防支出;賴清德總統承諾會提高軍費,明年應會超過百分之三,逐步增加,實踐承諾的百分之五。

國防安全研究院昨天舉行「二○二五臺北安全對話」,美國前陸軍副助理部長希普指出,臺灣明年度國防預算將佔GDP百分之三點三以上,是朝正確方向邁進的一步;臺灣在印太地區具關鍵作用,美國政府與企業都致力與臺灣加強在國防與安全領域的合作。

澳洲前總理莫里森與美國保守聯盟主席司馬特應邀擔任開場來賓。莫里森說,中共若併吞臺灣,軍力可抵第二島鏈,沒人可置身事外;司馬特強調「信川論」表示,媒體關於川普政府不重視臺灣的說法,是基於宣傳目的的假消息。

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昨在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舉辦的新南向政策座談會表示,維持現狀與國際秩序仍是印太區域夥伴的共同目標,現在印太區域的軍事平衡已完全被打破,區域不再平衡,要思考臺灣和所有理念相近夥伴要如何合作彌補軍力失衡的破口。

他說,兩岸軍力失衡差距擴大,北京跨出第一島鏈往第二島鏈投射軍力,美中在南海等地的摩擦時有所聞,局勢呈現緊張趨勢。

不過,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沛祥質疑,高比率軍事預算代表已戰爭,美國的承諾在哪裡?高佔比的軍費對國內影響也很大,爲什麼是佔百分之十?

國民黨立委林德福在聯席會議上,關心我國對美軍購,付款後到貨狀況。顧表示,武器陸續到,付款有一定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