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公廁印象超有感!陽光公廁 城市美學的全新體驗

東區十全公園的陽光公廁,四周種植蔓性的蝶豆花,與公園的綠意盎然相映。

【撰文|邱子齊、攝影|江茗洋、圖片提供|臺中市政府】

橢圓形的建築,四周種植蔓性的蝶豆花融合地景美學,佇立於綠意盎然的東區十全公園之中;北屯區水湳生態公園裡,有座藍白色調,以公園水流與地形變化爲設計元素的地中海風格建築,引人注目;白色爲基調的外牆,搭配可愛的小豬耳朵、鼻子造型設計,北區的豬事圓滿公園有個空間充滿了童趣。你能想像這些都是公園裡的公廁嗎?翻轉傳統公廁印象,「臺中美樂地陽光公廁」已成爲一種城市美學,更於「2025第十二屆臺灣景觀大獎」中,獲得環境規劃類佳作,表現亮眼。

-------------

公園,是城市裡重要的公共場域,公廁的品質是城市進步的指標之一。臺中市政府以2019年啓動的「臺中美樂地計劃」(Taichung Melody)出發,秉持人本精神,推動「陽光公廁」、「共融公園」及「人本無障礙環境」爲三大重點,其中,打造陽光公廁,不僅讓民衆有感於方便與舒適度的提升,更使城市美學帶來新的亮點。

十全公園的陽光公廁融合景觀美學,給予使用者最舒適的如廁體驗。

爲了翻轉傳統公廁給人的刻板印象,重新打造陽光正向的如廁體驗,市府建設局的具體作爲包含:汰換老舊硬體設施、更新老舊管線,且新增排放採雨污分流、廁間設置救助鈴等。此外,針對常年的通風與氣味問題,也以自然對流的方式,增加與增大通風口,來減低臭味與潮溼情形,並融入設計美學、採用環保標章的設備,以多管齊下的方式,讓公廁變成讓大衆安心使用的友善廁所。實施多年下來,目前已完成102處的公廁改造,成果遍佈臺中各行政區。

照顧特定族羣「揪甘心」

除了將公廁設備汰舊換新,市府建設局也將高齡者、家長、女性、小朋友等不同族羣的使用者的需求納入考量。舉例來說,傳統公廁多是男女廁數量各半,未考量女性所需的如廁時間較長,常常造成女廁大排長龍的狀況。市府打造的陽光公廁,自2023年起將男女廁間比1:4提高至1:5,廁間坐蹲比也提升至3:2,還增加親子廁間所需設備,並

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創造更友善的廁所空間。

被評爲六星級的東區十全公園陽光公廁,是一座兼顧全齡、親子、性別友善及無障礙的多功能廁所。

其中,榮獲「2024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環境文化類「優質獎」殊榮的東區十全公園,便擁有臺中戶外首座、國內罕見兼顧全齡、親子、性別友善及無障礙的多功能廁所,被評爲六星級的廁所,有着超越國內法規要求的可掀式照護牀、人工肛門污物盆、手洗器等設備規格,貼心服務特定族羣,在公共廁所中實屬罕見。

公廁再進化 引領城市美學

臺中美樂地陽光公廁已成爲一種城市美學,翻轉傳統公廁的刻板印象(圖爲北區豬事圓滿公園陽光公廁)。

而在今年,臺中的陽光公廁也將迎來新的里程碑!市府建設局選定臺中文心森林公園公廁爲示範地,推動公廁與周邊設施的改造,成功地爭取到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的「城市美學公共場域設計共創計劃」,斥資1,500萬元與臺灣設計研究院合作,將以「乾淨、明亮、整齊、舒適」爲原則,設計一座兼具美感與舒適的陽光公廁。

十全公園陽光公廁設計精良,全方位提升無障礙廁所整體使用功能及品質。

位於七期重劃區的文心森林公園是臺中知名景點,全齡的遊憩設施,吸引民衆前往,同時園區內的「戶外圓滿劇場」,更是臺中夏日馬戲節、國際動畫影展、兒童藝術節與各大演唱會的舉行地,公廁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東區十全公園的公廁內增設的可掀式照護牀,平時能收納於牆面不佔空間。

完工後的文心森林公園陽光公廁外觀將以白色爲主色調,降低視覺上的厚重感。外牆覆以擴張網,兼具隱私保護的同時,也加強通風性。而建築內部更配置能夠強制排風的通風柱,一舉解決傳統廁所給予人氣味不良、潮溼的印象。除了在美學、空間設計上的顯著提升,公廁也結合智慧系統的設計,使用整體盥洗系統,將設備整合在單一系統,並可偵測耗材、空氣品質、溼度及人流等資訊,方便管理人員即時進行清潔、維修,提供使用者更良好的公廁空間。

文心森林公園陽光公廁外觀設計將以白色爲主色調,兼具視覺美感與舒適度。

此外,公廁的設計更優於現行公共建築技術的規則,將男女廁間比調爲1:6、坐蹲比13:8。公廁內也設有無障礙廁所、親子廁所、哺乳室,甚至還規劃性別友善廁所、兒童廁所,不僅改善廁所的使用效率和舒適度,也能兼顧各族羣的需求。而與公廁一同更新的,還有周邊景觀、無障礙空間、指標設計等項目的改善,預計今年5月中完工後將成爲公園新地標。

便捷回饋管道 滿意度達八成

臺中市公園公廁通報管理系統,提供民衆掃描QR Code就能通報回饋的便捷管道。

陽光公廁計劃推動多年,除了改善硬體,市府建設局也同步設置「臺中市公園公廁通報管理系統」,針對公廁設施、清潔等項目,提供市民便捷的回饋管道。只要以QR Code進行通報,就能讓清潔人員即時處理,回報後亦可透過電子郵件查詢處理進度,並收到維護單位的簡訊回覆,服務一推出即獲得民衆高達八成的滿意度。透過使用者與管理者的雙向合作,更加友善舒適的公廁環境將成爲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務品質。

《漾臺中》2025年4月號NO.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