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關稅戰 陸有備而來

(圖/美聯社)

當川普決定掀起史詩級的關稅大戰,恐怕不會想到大陸會如此強硬回擊,在他的交易思維,自己纔是極限施壓的一方,然後換得對手的讓步。他確實得逞了,絕大多數國家都不敢正面與美國對峙,而是選擇爭取談判機會,但不要忘了,這些國家能有現在這樣的談判條件,還得感謝大陸衝在前面替他們遮風擋雨。

很多人嘲笑大陸不過是爲了面子,這就未免太小看這場史詩級關稅大戰對世界格局的影響,也是對大陸戰略目標徹頭徹尾的誤判。

直接說結論,大陸對川普關稅的連續反制,是有備而來,戰略上的準備從上一任川普上臺即已開始;針對眼前的戰術性安排,則可追溯到2月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決定不與川普通電話之時。彼時川普還高調宣稱雙方很快就會通電話,而據外媒披露,當時大陸對美各個溝通管道也都在尋求對話,但因爲川普執著於高層直接對話,而大陸則堅持按照既有體制先行商討,最終對話破局。

從那時起,大陸已開始籌備針對川普的反制行動,外界都在關注中美雙方對等的加稅行動,但不要忘了大陸的反制行動一直都是組合拳,每次加稅的同時都伴隨着一系列對美企和特定行業的制裁措施,從總體效果看,當然會對美國帶來巨大壓力。

大陸之所以如此果決的展開行動,應是充分認識到川普的予取予求註定讓大陸的讓步失去意義,不如一開始就直球對決。更重要的是,美國積弊叢生,馬斯克推動的效率提升行動以及川普此番加稅,其實都是爲了解決美國瀕臨破產的財政危機。

在大陸看來,川普的高調行動不過是色厲內荏,不足爲懼;中美的激烈對抗也可以讓美方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轉而選擇與大陸展開有誠意的談判。而前提是美國要把自己的問題充分暴露,例如股市大跌、國內通貨膨脹擴大,甚至還包括川普最爲在意的債市崩盤,這些美國的軟肋恰恰也是大陸能夠出牌的地方。相比美國,大陸可以出手的選擇更多。

許多人還認爲世界各國會選邊美國,讓中國大陸在這場貿易戰中被孤立,這顯然是不瞭解中美在國際貿易格局中的實際地位,美國市場固然龐大,但在貨物貿易領域,大陸2024年的進出口貿易總量已突破6萬億美元,而美國則少於中國大陸,大陸是全球15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

換言之,讓這些國家爲了第二大貿易伙伴去得罪第一大貿易伙伴,這纔是匪夷所思的想法。就以最先找美國尋求妥協的越南爲例,其對美貿易順差的來源與大陸的原材料進口息息相關,若沒有大陸的相關進口也就不存在越南的深加工,也就不會有對美出口。許多人所設想的越南提高對陸貿易門檻根本就不會出現。

更何況大陸此番準備並非侷限在對美貿易本身,其實也包括內部產業結構升級的考量,通過出口轉內銷,實現國內大循環已經喊了很多年,大陸這次下定決心要將之實現,從而讓中國大陸從最大的貨物生產基地,轉型成全球前列的消費市場,大陸的國際貿易話語權勢必會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