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博主川烈稱遭“封號圈”威脅要封號,快手:會關注此事

近日,反詐博主川烈稱遭“封號圈”威脅,對方說要封掉他的快手賬號。此前,川烈曾製作多條視頻,揭露“封號圈”的慣用手段和詐騙嫌疑。

3月6日,川烈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他近日收到自稱是“封號圈凍銀”發來的郵件稱,“你的快手號已經被我們封號圈盯上了......我們封號圈8000人準備集火你的快手號......你的快手號馬上在一週內憑空消失,永久封禁……”

截至3月6日,川烈的快手賬號共有粉絲302.7萬,主要做反詐視頻,已發佈189條視頻,多條視頻的點贊量達到數十萬。

對於有人揚言要封掉川烈的快手賬號一事,3月6日,快手平臺相關工作人員迴應稱,會關注此事。而對於該平臺存在的“封號圈”現象,對方表示,平臺此前發過相關公告,“要持續治理的”。

澎湃新聞注意到,向川烈郵箱發送的“封號”威脅郵件來自一個QQ郵箱,但在QQ軟件裡檢索該QQ郵箱前綴對應的號碼,並沒有搜索到任何相關結果。

早在2022年,川烈就關注到了“封號圈”這一現象。他曾連續製作了多個視頻,介紹“封號圈”的常用手段,宣介“封號圈”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在2024年年底,他就“封號圈”話題,接受了澎湃新聞的採訪,並公開反對這一羣體。

他稱,現在“封號圈”主要針對微信、QQ、快手、抖音等賬號。針對微信、QQ的封號,採取的是“抓包點號”的方法。“使用抓包軟件,抓取與對方的聊天記錄,再使用代碼將聊天記錄篡改爲色情、暴力、詐騙等一系列違規內容,便可舉報成功。”他說,對抖音、快手等社交平臺賬號,則是通過P圖僞造違規聊天記錄,或尋找用戶主頁、視頻內容、評論區的漏洞進行舉報。

“惡意舉報者還可通過調整違規詞彙的嚴重程度,來調控對方賬號的封禁時間,僞造的內容性質越惡劣,封號時間就越長。”他說。

川烈介紹,“封號圈”通過封禁他人的賬號來獲得“在網絡上制裁他人的快感”,其內部按照等級從高到低依次分爲t0、t1、t2……“師父”有償收徒,藉此牟利,“徒弟”還可以再收“徒弟”。

此前的報道中,澎湃新聞以想“拜師”爲由,向一個發佈了“封號”內容的快手賬號發送私信,對方稱:“88元教自保和基礎,510元我會啥教你啥。”。在交了88元的“拜師費”後,澎湃新聞加上了對方的QQ號。後續當澎湃新聞詢問該如何使用這些話術時,對方並未回覆,也不再理睬。

川烈坦言,現在的“封號圈”大多數是詐騙。“所謂的自保根本不太可能,只是有一些申訴渠道,但這些渠道通過公開信息都可以查詢到。此外,平臺一旦檢測到某段代碼被大量用於惡意舉報後,會採取措施封禁該段代碼,如果拜師學的還是這段代碼,那也相當於被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