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所愛 皆是青年” 年輕人書寫鄉村新故事
00:20
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飲水與宜居的自然環境,這些遠比GDP增速更貼近發展的本質。而實現這一目標的路徑,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指引。儘管各地鄉村實際情況各異,但秉持的理念可以相通,積累的經驗亦能相互借鑑。人,尤其是年輕人,本身就是最寶貴的“金山銀山”。
8月15日,“兩山”理論迎來提出20週年。回首這20年,該理論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深化,讓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更催生了產業發展的全新格局。如今,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爲中國向世界貢獻的重要智慧。
8月18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從“兩山”理論出發,展現中國年輕人如何爲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浙江湖州安吉縣餘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表示,始終秉持“凡有所愛,皆是青年”的理念——只要心懷對鄉村的熱愛、願意紮根生活,便是大家認同的“青年力量”。截至目前,已有60餘位“鄉村合夥人”落地實踐,超過1200名青年在鄉村開啓了生活與奮鬥的篇章。過程中最深刻的感知是,青年的到來爲鄉村注入了強勁動能,他們帶來的創新思維、蓬勃活力與多元視角,正持續激發鄉村內生動力,讓這片土地不斷煥發新的生機。
編輯: 朱聲波
責編: 張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