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內卷政策推動汽車行業格局進一步優化,智能車ETF泰康(159720)捕捉智駕全產業鏈紅利,近3月新增規模居可比基金第一
截至2025年7月14日14:43,智能車ETF泰康(159720)震盪調整,跟蹤指數中證智能電動汽車指數(H11052)下跌0.30%。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天華新能(300390)領漲6.59%,天齊鋰業(002466)上漲2.98%,贛鋒鋰業(002460)上漲2.76%;思特威(688213)領跌2.58%,芯原股份(688521)下跌2.22%,比亞迪(002594)下跌1.67%。
截至7月11日,智能車ETF泰康(159720)近3月規模增長217.07萬元,實現顯著增長,新增規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在當前投資市場中,"內卷"已成爲常態——過度競爭、同質化嚴重、個體努力邊際效益遞減。然而,反內卷的核心在於跳出低水平競爭,尋找真正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優質賽道。智能電動汽車行業正是這樣一片藍海:政策支持明確、技術迭代加速、市場空間廣闊。
2025年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推動落後產能有序退出",爲汽車行業注入強心劑。長三角四大協會聯合發文推動"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模式,比亞迪、小鵬等頭部車企紛紛響應,停止價格戰,轉向技術創新。政策東風下,行業競爭從"價格內卷"轉向"價值創造",龍頭企業優勢凸顯。
與此同時,"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政策(2025年7-12月)將釋放縣域市場超百萬輛增量,疊加最高2萬元以舊換新補貼及5年0息金融支持,直接刺激終端需求。北京、武漢等地已開放L4級自動駕駛商業化試點,爲智能汽車鋪路。
全球市場中,2025年規模預計8500億美元,2030年突破1.5萬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12%。我國2024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286.6萬輛,連續10年全球第一,佔全球市場份額64.7%。比亞迪以427萬輛年銷量穩居全球車企榜首,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市佔率37%,連續8年全球第一。
業內機構分析指出,2024年光伏、鋰電等過度競爭領域價格戰導致全行業虧損,而智能汽車行業在政策引導下已形成"技術創新→品質提升→盈利改善"的正向循環,反內卷政策正在推動行業格局進一步優化。
智能車ETF泰康緊密跟蹤中證智能電動汽車指數,中證智能電動汽車指數選取主營業務涉及智能電動汽車動力系統、感知系統、決策系統、執行系統、通訊系統、整車生產以及汽車後市場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爲指數樣本,以反映智能電動汽車產業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中證智能電動汽車指數精選50家核心企業,前十大權重股包括比亞迪、寧德時代、立訊精密、匯川技術等。指數不僅涵蓋動力系統(電池、電機),還包括智能駕駛(激光雷達、域控制器)、智能座艙(車載芯片、人機交互)等增量領域,完美映射"電動化+智能化"雙主線。當前,智能汽車正經歷從"交通工具"到"智能終端"的質變,單車智能化價值量從2020年的5000元提升至2025年的1.5萬元,年複合增長率24%。泰康智能車ETF持倉中,智能駕駛相關企業(如德賽西威、伯特利)佔比較高,或直接受益於這一趨勢。
相關產品:智能車ETF泰康(159720)。
以上內容與數據,與有連雲立場無關,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