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獨裁!俄烏戰後 烏克蘭首見大型反政府示威

烏克蘭民衆廿二日在基輔示威,抗議澤倫斯基政府打壓反貪腐調查機構。(美聯社)

烏克蘭首都基輔廿二日晚間有數千人走上街頭,抗議澤倫斯基政府削弱反貪腐機構。這是俄烏戰爭爆發三年半以來,烏克蘭首度出現大規模反政府示威。

紐約時報報導,烏克蘭兩個負責調查與起訴貪腐案件的反貪機構,一直在追查澤倫斯基的親信,兩個肅貪單位卻遭安全部門指控被俄羅斯情報單位滲透,廿一日突襲搜查其辦公室,澤倫斯基麾下政黨控制的國會隔天隨即通過法案,剝奪兩機構獨立性,並賦予總統任命的檢察總長克拉夫琴科新權力,可將案件分配給更聽話的調查人員,甚至直接結束調查。

國會網站深夜更新該法案狀態,顯示澤倫斯基已簽字生效。消息在社羣上迅速擴散,大批民衆幾小時後便聚集在基輔示威,參與者包括平民與軍人,多是年輕人,且行動和平,現場幾乎看不到警察,此事顯示協助烏克蘭撐過苦戰的國家團結出現重大裂痕。

澤倫斯基廿三日說,這兩個反貪機構仍將運作,但需要擺脫「俄羅斯的影響」。他宣稱一些重大案件一直沒有進度,如今檢察總長將確保違法者「受到懲罰」。

羣衆廿二日傍晚起聚集在基輔市中心獨立廣場,抗議政府此舉。一名示威者舉着海報寫道「我們選擇歐洲,而不是獨裁統治」。十多年前羣衆也曾在此集結,抗議俄國支持的時任烏國總統亞努科維奇貪腐,最終導致他垮臺。

隨着公衆憤怒情緒高漲,基輔示威消息迅速傳開,利沃夫、第聶伯羅和敖德薩等城市也爆發抗議活動。

活動人士與分析師認爲,這項立法另一用意是打壓新聞媒體批評政府的聲音,威脅烏克蘭民主發展成果。烏克蘭社會也普遍認爲,澤倫斯基及其政府日益封閉,逐漸與民意脫節。

西方盟國也公開批評烏克蘭此舉。歐盟發言人梅西耶表示,「歐盟對烏克蘭反腐敗機構近期的遭遇感到擔憂。歐盟向烏克蘭提供大量財政援助,條件是烏克蘭在透明度、司法改革和民主治理方面取得進展」。打擊貪腐是烏克蘭申請加入歐盟的關鍵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