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店太貴住不起! 美國郵輪旅遊 「俗擱大碗」逆勢突圍
越來越多美國人選擇郵輪旅遊。(圖/路透社)
打包了主題派對服裝,帶着暈船藥,拖着行李箱,美國民衆正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入郵輪旅遊。根據美國汽車協會(AAA)預測,2026年將有創紀錄的2170萬名美國旅客搭乘郵輪,較2025年增加100萬人次,連續第4年創下新高。
隨着疫情後報復性旅遊潮逐漸退燒,美國民衆出遊更加精打細算。由於機票與飯店價格居高不下,過去被視爲退休族專屬行程的郵輪旅遊,憑藉着親民的價格,翻身成爲越來越多美國人眼中更爲經濟實惠的主流度假選項。郵輪業曾是疫情期間旅遊市場受創最嚴重的領域,如今正迅速回溫。AAA的數據顯示,受到折扣優惠的吸引,如今近半數的郵輪旅客是在2022年疫情後的首遊族。
Truist證券分析師C. Patrick Scholes表示,「我們早前看到很多報復性旅遊,但郵輪業稍晚才加入戰局。如今業者透過強調價值來填滿船艙。」AAA預測,2024至2025年間美國郵輪旅客將成長8.4%,2026年再增4.5%。
郵輪公司抓住遊客尋求優惠的心理,強調郵輪比陸上度假村更划算。全年促銷與常客優惠也有助於吸引新客與回頭客。Melius Research分析師Conor Cunningham指出,「只要飯店持續漲價,郵輪業的市佔就會繼續擴大。」
郵輪業者也投入巨資提升海上度假體驗,包括新增娛樂設施與私人島嶼停靠點,吸引退休人士與家庭旅客以外的族羣。據美國財經媒體報導,郵輪公司已在加勒比海私人島嶼的升級與擴建上投入至少15億美元(約新臺幣463億元)。
郵輪旅遊的熱潮也吸引了投資人的注意。嘉年華(Carnival)、皇家加勒比集團(Royal Caribbean Group)與挪威郵輪控股集團(Norwegian Cruise Line Holdings)這3大郵輪集團的股價今年表現亮眼,過去6個月漲幅均超越標普500指數。嘉年華更在9月連續第3個季度上調全年獲利預測,主因在於預訂量創新高與淨收益提升。
對於Fern Gordon與Jeff Aronson這種60多歲的佛州夫婦而言,郵輪的便利與價格難以抗拒。上個月,他們透過Aronson的嘉年華白金會員,以每人330美元(約新臺幣1萬元)的價格完成了5晚加勒比海郵輪之旅,「最棒的是,你不用費心思考,」Gordon直言,「搭飛機太麻煩了,坐郵輪的話,我們只要叫輛Uber到港口就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