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劇“撞飛”觀衆,是該剎剎車了
原標題:反常劇“撞飛”觀衆,是該剎剎車了
近年來,微短劇市場迅猛發展,但不少微短劇劇情缺乏常識。專家認爲,這些違背常識的微短劇劇情危害甚大,會傳遞不良价值導向。(2月19日《法治日報》)
“酒吧服務員被富二代灌醉失身,法院竟然以證據不足,反而判決女主角構成勒索罪,判處罰金3萬元”。何其離譜!隨着微短劇的熱播,離譜劇情接二連三地上線。嚴重刑事案件中不見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身影;嚴重疾病能輕易被治好,不斷創造“醫學奇蹟”;保安、外賣員、保潔員竟是“傳奇大佬”……這些違背法理、超乎常理的劇情,都是微短劇的吸睛利器和賣點。“都是演的,誰還能真當真”“儘管劇情離譜,但真的讓人上頭”……從這些話語中,不難看出觀衆對微短劇劇情的包容。
然而,隨着微短劇劇情不斷衝破人類常識、認知,不少離譜劇情將專業觀衆“撞飛”,讓他們發出“如此離譜,還有沒有人管了”的驚呼。爲啥專業人士如此較真?因爲無奈。如今,短視頻成爲公衆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一旦有人將劇情當了真,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恐怕要遭遇職業“滑鐵盧”——律師要花大力氣給代理人重新普法、醫生要費盡口舌爲病患解答病理常識,增加了工作難度,甚至讓好不容易推進的科普工作出現倒退的風險。有鑑於此,給“狂飆”的微短劇劇情踩剎車,很有必要。
“管”當然是要管的,但是誰來管、怎麼管、管到什麼地步,大有學問、值得鑽研。微短劇說到底還是一種創作表達,既然是創作,就要允許其有想象的空間,不能把反常劇情“一棒子打死”。因此,在聚焦微短劇賽道時,要根據“路況”,有甄別、有控制地“踩剎車”。比如,針對司法、醫學等較爲嚴謹的領域,那些不合法理、嚴重違背生活常識的劇情,就需要“猛踩”,一剎到底,決不能給其留有“溜車”的空間;但對於科幻、穿越等“頭腦風暴”,也要允許創作者“腦洞大開”,讓微短劇擁有更多“硬控”觀衆的可能。(劉碩)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