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歐關係是彼此所需,時代所盼

今年是中國與歐盟建交50週年,中歐關係也來到了一個關鍵的歷史節點。

關心中歐關係的人想知道,中歐究竟是夥伴還是對手,中歐關係基調是對話合作還是競爭對抗,是開放共贏還是脫鉤斷鏈,貿易摩擦能否及時化解,中歐民衆去對方那裡旅遊、求學、商務是會更容易還是更困難;關心世界局勢的人想知道,中歐願不願一起承擔國際責任、踐行多邊主義,會不會攜手維護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和規則、以世貿組織爲核心的國際貿易體制,能不能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應對全球性挑戰、解決國際熱點問題;關心時代走向的人想知道,和平和衝突到底誰纔是時代的主旋律,制度不同的雙方能否堅持團結,避免隔閡甚至陣營對抗,人類社會能否在新一輪科技革命進程中趨利避害取得更大進步。

在全世界關注的目光中,第二十五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於上週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到訪的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李強總理同歐盟兩位主席共同主持會晤。中歐領導人進行了長時間、深入、坦誠交流,就事關中歐關係和國際社會前途命運的戰略性問題充分交換看法,總結中歐關係50年發展的重要經驗啓示,擘畫中歐關係未來發展,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爲國際社會再次注入難得的穩定性和確定性。

首先,鞏固了夥伴定位。習近平主席指出,中歐之間沒有根本利害衝突和地緣政治矛盾,合作大於競爭、共識多於分歧的基本面和主基調沒有變。中方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發展中歐關係,將歐洲視爲多極世界中的重要一極,一貫支持歐洲一體化和歐盟戰略自主。歐方領導人表示,歐盟願以慶祝歐中建交50週年爲契機,致力於深化穩定、建設性、互惠互利的歐中夥伴關係。

其次,確認了互利合作。雙方均強調中歐互爲重要貿易和投資夥伴。習近平主席指出,中歐經貿關係的本質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完全能夠在發展中實現動態平衡。中國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將爲中歐合作提供新機遇、拓展新空間。科斯塔表示,50年來歐中經濟和人文交往呈指數級增長,爲雙方帶來繁榮,歐中經濟社會早已緊密相連。馮德萊恩積極評價中歐在循環經濟、地理標誌協定等領域合作成績,表示願同中方加強貿易、投資等領域合作,共同促進產供鏈穩定,創造良好營商環境,歡迎中國企業赴歐投資興業。

再次,管控了差異分歧。中歐關係發展已有50年,夥伴關係的成熟度和韌性足夠彼此以開放、坦誠的態度提出關切。雙方均表達了增進相互理解、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分歧的政治意願,都認爲合作比對抗好。習近平主席強調,相互依賴不是風險,利益交融不是威脅,提升競爭力不能靠“築牆設壘”,“脫鉤斷鏈”只會孤立自己。科斯塔強調,歐中雖然不是事事一致,但打造建設性、穩定的歐中關係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將造福雙方人民、促進世界穩定。馮德萊恩強調,歐方無意同中方“脫鉤”,“去風險”不是“去中國化”,歐中可以就分歧找到務實的解決辦法。可以說,本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在關稅戰、貿易戰陰雲籠罩的情況下,再次讓世界吃了一顆定心丸。

最後,應對了全球挑戰。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聯合國成立80週年,支持多邊主義、維護國際規則秩序是中歐的突出共識。習近平主席表示,中歐要共同維護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建立起來的國際規則和國際秩序,與時俱進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歐方表示,歐盟和中國都是世界上的重要力量,歐中關係對雙方和世界都極爲重要。歐中要擔負責任,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而在中歐綠色夥伴關係方面,中歐領導人關於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在美國再次退出《巴黎協定》的關鍵時刻,展現了中歐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推進全球氣候治理的堅定決心和引領作用,爲聯合國氣候變化貝倫大會取得成功注入政治動力,受到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廣泛歡迎。

孔子云,“五十而知天命”,中歐關係也是時候更進一步了。對中歐關係而言,順應時代和歷史大勢,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雙方的責任。中歐作爲國際社會中的“大個子”,要堅持加強對話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的初心使命,攜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全球繁榮。着眼未來50年,中歐要爲世界點亮一盞明燈,驅散霸權的陰霾,照亮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作者是國際問題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