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印度具長線投資價值
印度基金近一個月績效前十名
面對全球貿易不確定性與區域性經濟放緩壓力,印度市場在多項結構性優勢下脫穎而出,獲得多家資產管理機構一致看好。法人普遍認爲,儘管印度短期仍處於經濟調整階段,但中長期成長動能強勁,具備長線投資價值。
富達國際表示,從歷史上看,印度一直保持着6%~8%高成長率,儘管目前正經歷經濟下行週期,但服務業約佔GDP的55%,每年培養約200萬名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畢業生,即使其他產業正重新平衡,對服務業的貢獻仍將繼續支撐GDP。
印度強大的人口結構仍然是該國GDP持續高成長的最重要因素,雖然在發展階段上落後於幾個新興經濟體,但印度的成長已使其人均GDP自1980年以來增長了10倍,惟印度的汽車、消費性電子產品、抵押貸款和信用卡等基本產品和服務的擁有率仍低。預期中等收入家庭數量將從2022年的約1.76億戶擴大到2030年的2.88億戶,帶動消費、金融、科技等基本商品與服務的結構性滲透率提升。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近期印度食品CPI持續回落,使整體通膨降至6年新低,爲印度央行後續寬鬆提供政策空間,有助提振經濟與金融市場信心。印度出口佔GDP比重僅約12%,其中對美出口僅2.1%,爲亞洲經濟體中最低之一,使其在美國加徵關稅政策下所受波及相對有限,因具備可持續經濟發展政策與完整的本地資本市場基礎,中長期成長前景高度正面看待。
富蘭克林坦伯頓印度基金經理人蘇庫瑪.拉加強調,看好消費升級、高端品牌需求、數位經濟與醫療保健等結構性成長主題,並認爲這些產業將持續成爲印度股市的成長引擎。
羣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分析,印度經濟基本面仍維持強勁,企業EPS增速有望重新加快,加上通膨可控、央行維持寬鬆立場,整體市場環境有利企業表現。印度對美出口佔比僅約2%,相對於其他新興市場更具抗關稅優勢,加上「印度製造」政策仍持續推進,有助促進本地產業鏈發展與投資機會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