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情報部門誣稱中方貶低“陣風”戰機
本報記者 郭媛丹 本報特約記者 文 簡
美聯社6日援引法國軍方和情報官員的消息稱,中國利用使館“進行虛假宣傳”,質疑“陣風”戰鬥機的性能,試圖打擊這款法國旗艦戰鬥機的聲譽和銷售。對此,中國國防部在給美聯社的迴應中表示,有關說法純屬捕風捉影、造謠抹黑。
美聯社稱,其看到的一份法國情報機構的調查結果宣稱,中國駐外大使館的國防武官帶頭破壞“陣風”戰鬥機的銷售,試圖說服已經訂購該戰機的國家(特別是印度尼西亞)停止繼續購買,並鼓勵其他潛在買家選擇中國製造的戰機。報道稱,這份調查結果由一名匿名的法國軍方官員透露。
“陣風”戰鬥機和其他武器的銷售是法國國防工業的重要業務,有助於法國政府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聯繫,包括亞洲國家。法國已將這一類型的先進戰機銷售給8個國家,其中印尼已訂購42架“陣風”,並考慮購買更多。
今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發生短暫衝突,雙方都出動了數十架戰機投入空戰。巴基斯坦隨後宣稱其空軍使用中國製造的殲-10C擊落了5架印度戰機,其中包括3架法國製造的“陣風”戰鬥機。印度方面承認損失了飛機,但並未透露具體數量。美聯社稱,這是已知的案例中,“陣風”戰機首次在作戰中被擊落。
美聯社援引法國情報部門的話稱,印巴空戰結束後,引爆了一場“造謠運動”,“包括在社交媒體傳播病毒式帖子、篡改‘陣風’戰機殘骸圖像,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以及模擬假想戰鬥的視頻遊戲進行虛假宣傳”。專門研究網絡虛假信息的法國專家聲稱,印巴空戰爆發後,社交平臺上新註冊的逾千個社交賬號也在同步傳播中國技術優越性的說法。
報道稱,法國軍方官員表示,他們目前無法將網上抨擊“陣風”戰機的行爲與中國政府直接聯繫起來,但法國情報部門宣稱,中國駐外大使館的國防武官在與其他國家的安全和防務官員舉行會議時,也表達了類似看法,稱印度空軍的“陣風”戰機表現不佳,並推銷中國製造的武器。法國情報機構還炒作渲染稱,中方遊說的重點目標是已經訂購“陣風”戰機的國家和其他正考慮購買該型戰機的潛在客戶。
對此,中國國防部在給美聯社的迴應中表示,有關說法純屬捕風捉影、造謠抹黑。中方在軍品出口方面一直堅持慎重、負責的態度,爲地區與世界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軍事專家張學峰7日對《環球時報》表示,西方一些媒體、專家貶低中國武器都成習慣了,現在卻不允許別人議論自己的武器裝備;而西方高價向第三世界出口武器,大快朵頤,現在卻容不下其他國家,這種心態並不理性。張學峰認爲,即使中方推銷裝備,也是正常的舉措,就像法國會向世界宣傳自己的武器性能優異一樣。
事實上,議論印巴空戰的還有美國等西方國家。印度《歐亞時報》此前報道稱,在印巴爆發空戰後,美國及一些西方國家表現得很“急躁”,並點名英國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在報道中均援引匿名官員的話稱印度在空戰中損失了飛機。
報道稱,這種“急躁”背後可能是美國精心推廣F-35戰鬥機的策略,“‘陣風’是印度空軍114架多用途戰鬥機的領跑者。如果印度在‘辛多爾行動’中損失一架或多架‘陣風’,那麼該型戰機的形象可能會受到嚴重打擊,採購F-35等第五代戰鬥機的呼聲可能會更高。”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問題專家卓華7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不排除這是一些國際勢力對中國外交蓄意發起的又一次有組織的抹黑行動,“這場輿論抹黑攻勢強行把社交媒體動態與中國國家行爲關聯,強行把中國和其他國家正常的防務交流與‘陣風’的軍售情況掛鉤,無視軍貿市場的客觀規律,無視中國在武器出口方面長期的高度自律,無視中國對歐洲戰略自主的長期明確堅定支持等基本事實和常識,其目的就是要干擾甚至破壞中歐關係的穩定發展。”
在印巴停火後,法國總統馬克龍5月底訪問印尼推介法國在軍備領域的優勢,印尼增訂了12架“陣風”。6月,美國彭博社報道稱,印尼國防部副部長唐尼·埃爾馬萬·陶凡託表示,正研究採購中國殲-10戰鬥機的可能性,“如果我們發現這款戰機性能良好,符合我們的標準,而且價格合理,爲什麼不呢?”
在今年6月舉行的巴黎航展上,中國殲-10CE和“陣風”戰機同臺亮相。法國達索航空首席執行官特拉皮耶誇讚該公司研發的“陣風”戰機在“綜合能力”上是最好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新聞發言人吳基偉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殲-10CE和“陣風”都是世界上的先進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