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赴亞塞拜然法協年會 遭拒絕入境
社會熱門
「中華民國法官協會」原本計劃由臺灣高等法院法官林伊倫擔任團長,帶領5位法官代表,共6人出席2025年10月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國際法官協會(IAJ)年會,但林伊倫法官10月11日抵達亞塞拜然時遭拒絕入境,另5位法官也因無法取得簽證或入境許可以致沒有出國,司法院及中華民國法官協會17日都以書面,表達最嚴正的關切與遺憾。
法官代表我國參加國際會議受挫已經不是首次,2004年國際女法官協會舉辦國烏干達,拒發籤證給我國法官;國際女法官協會2023年5月9日至14日在摩洛哥舉行,臺灣原本有8位法官報名參加,2023年4月21日摩洛哥駐日代表處核發8名代表簽證後,又無故加以取消。
這次林伊倫法官10月11日在亞塞拜然無法取得落地簽入境,無奈只好又返回轉機地杜拜的事件,中華民國法官協會在事件發生後立即向國際法官協會(IAJ)表達抗議,但這是長久以來臺灣在國際間的困境且不是頭一次發生。但卻有「政客型法官」得知訊息後,將內容轉告給政論節目名嘴,之後再把該節目的網路連結,作爲自己宣傳「特定立場」的工具,但內容卻誤稱「6法官被當罪犯遣返」,導致中華民國法官協會昨日連忙發新聞稿跳出來解釋、釐清事實。
中華民國法官協會說明,原本6法官要出席IAJ年會,儘管主辦單位先前明確承諾,將協助辦理簽證及入境事宜,以落實IAJ一貫倡導的「包容與平等參與」原則,我方代表最終仍未獲核發簽證或入境許可,也未收到任何正式拒絕通知或理由說明,在此情況下,我方5名代表被迫取消行程;林伊倫法官10月11日抵達亞塞拜然時,更遭拒絕入境,此一事件不僅違背會員國應享有的充分參與權利,也嚴重損及IAJ所秉持的司法獨立、平等交流與司法合作精神。
中華民國法官協會對此深表遺憾與關切,並呼籲IAJ建立一套明確、公正且透明的處理機制,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同時,在意外事件發生時,能有即時且透明的處理程序,確保所有會員國均能在尊嚴與平等的基礎上參與國際會務;法官協會一向積極參與國際司法對話,並將持續秉持開放、專業與合作的精神,與世界各國共同推動法治與人權價值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