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開山20週年宣讀淨心淨零宣言 建設人間淨土
法鼓山今在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辦落成開山20週年感恩大會,希望延續「大悲心起」的開山精神,用慈悲與智慧的願行,爲環境和衆生帶來平安與美善的祝福。圖/法鼓山提供
法鼓山今在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大殿、祈願觀音殿,舉辦落成開山20週年感恩大會。延續「大悲心起」的開山精神,希望引領信衆回到初心,用慈悲與智慧的願行,爲現在與未來的環境和衆生,帶來平安與美善的祝福。
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說,已故恩師聖嚴師父是爲了社會、爲了世界才創辦法鼓山,這就是大悲心起,也是2025年法鼓山落成開山20週年強調的「萬行‧初心」,期盼海內外僧俗信衆延續師父的願心,不忘初發心,時時複習待人如己的菩提心,用佛法感化自己,感動他人。
法鼓山各分支道場近萬名信衆,也透過連線隨同果暉法師、首座和尚惠敏法師、退居方丈果東法師與在場法鼓山開山時期總顧問嚴長壽、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法鼓山護法總會等社會賢達,還有6名國際新興氣候青年領袖代表,共同宣讀《淨心淨零宣言》,共同發起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大願力。
果暉法師表示,淨心淨零讓全球性的淨零主張,注入了心靈環保的精神內涵與實踐的方法,願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在生活中,實踐「心五四」、「心六倫」與「四種環保」,讓人人得到真正的平安,保障永續的幸福。
法鼓山僧團也已聖嚴法師書寫的〈大寶山〉與信衆結緣祝福,期盼彼此相互勉勵,既已發願,就要真誠去實踐,並以一傳十、十傳百的方式,讓理念廣傳千遍萬遍。這樣的承諾,不僅爲自己培福、種福,也爲後代子孫,種下一個大好的希望。
開山居士代表施建昌應邀在大殿,引領大衆重新認識法鼓山園區的佛像,分享聖嚴法師如何藉由對於殿堂中三寶佛細緻設計,開啓大衆心中慈悲與智慧的寶山。
朱惕之致詞時說,法鼓山多年來秉持「做對世界有用的事」的理念,而且非常熱心。2017年6月2日超豪大雨造成磺溪橋中斷,法鼓山第一時間就主動表達協助重建意願。法鼓山還與市府合作推動全臺首創的生命植存園區,代表生命終結的一個段落,也是迴歸到自然、最原始的地方。
朱惕之也肯定法鼓山長期推動環保與社會教化的努力,呼籲民衆以大悲心化作大願力,凝聚衆人力量,共同守護地球家園,並對法鼓山及十方大衆在這塊土地上共同結緣、延續善的力量表達感謝。
嚴長壽說,聖嚴法師2000年在聯合國演說時,就倡議現今宗教領袖,有責任把過去的教義重新詮釋,以符合世界和平的需求,消弭因信仰而造成的戰爭與不安,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
張昌邦代表全體信衆,感恩聖嚴法師盡形壽、獻生命,開創法鼓山,留給世人最珍貴的福田。護法居士們護的不只是一座山,更是「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悲願,這是需要以堅定行動實現的「莊嚴初心」,也是與聖嚴法師同願共行的「大悲萬行」。
法鼓山表示,聖嚴法師對於人類的不安、環境的破壞,曾提出心靈環保的「超人精神」,即是要以「心五四運動」,對未來世紀的人類,提供心靈的安寧,這也是法鼓山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期盼及感恩接下「法鼓」的每個人,一棒一棒、一代一代的傳遞「法鼓」,將法鼓山的理念奉獻給需要的人、奉獻給後代子孫。
法鼓山今在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辦落成開山20週年感恩大會,希望延續「大悲心起」的開山精神,用慈悲與智慧的願行,爲環境和衆生帶來平安與美善的祝福。圖/法鼓山提供
法鼓山今在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辦落成開山20週年感恩大會,希望延續「大悲心起」的開山精神,用慈悲與智慧的願行,爲環境和衆生帶來平安與美善的祝福。圖/法鼓山提供
法鼓山今在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辦落成開山20週年感恩大會,希望延續「大悲心起」的開山精神,用慈悲與智慧的願行,爲環境和衆生帶來平安與美善的祝福。圖/法鼓山提供
法鼓山今在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辦落成開山20週年感恩大會,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說,期盼海內外僧俗信衆延續法鼓山創辦人聖嚴師父的願心,時時複習待人如己的菩提心,用佛法感化自己,感動他人。圖/法鼓山提供
法鼓山今在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辦落成開山20週年感恩大會,希望延續「大悲心起」的開山精神,用慈悲與智慧的願行,爲環境和衆生帶來平安與美善的祝福。圖/法鼓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