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反無人機火箭彈量產 防空裝備新利器

達利思宣佈推出70公釐反無人機火箭彈,其配備「FZ123」空爆彈頭,內有數千顆鋼珠,可有效摧毀無人機。(取自Forces Operations Blog網站)

達利思計劃拓展反無人機火箭彈產量,滿足歐洲與烏軍防空作戰需求。(取自MAKS 25 「X」帳號)

達利思70公釐反無人機火箭彈,可由美國軍援的「吸血鬼」反無人機系統發射。圖爲該系統示意圖。(取自L3哈里斯公司網站)

軍聞網站「The War Zone」7日報導,法國達利思(Thales)公司宣佈,最新開發的70公釐反無人機火箭彈已啓動量產,並投入烏俄戰場參與作戰;未來可望提升產能,滿足歐洲用戶與烏國需求,提升反無人機(C-UAS)防空能量。

內含數千顆鋼珠 殺傷範圍廣

報導指出,該款火箭彈採用雷射導引設計,與貝宜系統(BAE Systems)的「先進精準擊殺武器系統II型」(APKWS II)導引火箭相當類似,但配備有「FZ123」反無人機空爆彈頭,內含數千顆鋼珠與近炸引信,可在空中形成直徑約25公尺的殺傷範圍,足以在特定範圍內,擊落多架採取密集編隊飛行的空中目標。該彈射程約3000公尺,並可由改裝過的Mi-8直升機發射,也能自安裝於悍馬車上由美方軍援烏國的「吸血鬼」(VAMPIRE)反無人機系統發射,具備極佳操作彈性。

已投入烏俄戰場 實戰效果佳

達利思表示,此款火箭彈被定位爲低成本武器,價格預計與APKWS II相近,並遠低於傳統空對空飛彈;報導則說,該彈目前已投入烏俄戰場,證明其可有效對抗俄國購自伊朗的「見證者」無人機,以及其他「中/高高度長滯空」(MALE/HALE)無人機。儘管該彈仰賴雷射持續標定目標,一定程度上仍會受到天候因素影響,但達利思計劃在年底前生產約3500枚配備FZ123彈頭的導引火箭彈,並計劃於2026年達到年產量1萬枚目標。

近期,波蘭、丹麥、挪威等北歐與東歐國家接連發生無人機入侵事件,也促使更多北約國家重新評估並投入建構反無人機能力。達利思預計,該型火箭彈將可利用相對低廉成本與充足產量,獲得更多歐洲國家軍方的青睞,成爲防空作戰裝備最新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