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累積飛行6054小時 廖振國登全球之冠

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副總裁莫利(中),頒授飛行時數獎章給我國空軍4位F-5E/F退役飛行員。(劉宇捷攝)

空軍F-5型戰機雖已退出臺灣天空,但我國飛行員締造的飛行時數卻傲視全球。美商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日前以原廠身分,向馮世寬、田在勱、侯榮芳及廖振國等4位退役將校頒發飛行時數獎牌及紀念臂章;其中,飛官退役上校廖振國更是以6054小時的飛行時數,成爲全球F-5E/F之冠。

諾斯洛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公司9月下旬特地在圓山飯店舉辦「F-5E/F戰機飛行證書頒發儀式」,副總裁莫利(Frank Morley)親自出席,向前國防部長馮世寬上將、前空軍參謀長田在勱中將、前臺東737聯隊長侯榮芳少將,及前737聯隊政戰主任廖振國上校頒發原廠認證獎牌,並邀多名美籍原廠人員及美國在臺協會官員一同見證。

據統計,4人的F-5E/F型飛行時數分別爲廖振國6054小時、侯榮芳2786小時、馮世寬1515小時、田在勱1452小時。

據悉,廖振國的飛行時數特別多,是因其上校退伍前大量飛行F-5E/F戰機,退伍後轉聘任飛行教官,持續登上F-5F戰機教導新世代飛行生,繼續累積時數,成爲全球F-5E/F戰機飛行時數冠軍。

有趣的是,莫利曾是美國海軍TOP GUN的精英飛行員,也是F-18戰機資深駕駛。他在授贈儀式上幽默地說,他對F-5戰機感到「非常抱歉」,因爲如同電影情節,TOP GUN學員在訓練中模擬擊落非常多米格-28假想敵機,而假想戰機正是由F-5型戰機衍伸而來。

馮世寬也稱讚F-5E/F非常優秀,相較F-A/B型的油門須小心加速,F-5E/F在迅速推大油門的操作中非常順利也有感。他更回憶,飛行F-5時曾攔截過蘇聯的Tu-95轟炸機,其機尾的機砲令許多飛行員生畏,而Tu-95也常改變飛行路徑或鑽入雲層玩「捉迷藏」,曾因此耗光4架F-5戰機的油量,只能用飄降方式返航,相當驚險。

F-5型系列戰機於今年7月全數除役,在臺服役長達一甲子,全盛時期全臺7個作戰聯隊有5個聯隊操作過F-5型機,是臺海空防的中堅力量。

早在1965年11月,美國陸續軍援92架單座F-5A與23架雙座F-5B,取代老化的F-86「軍刀」;1973年起,我國在美方技術協助下啓動多批「虎安計劃」,開始在臺組裝、生產F-5E/F戰機,截至1986年虎安計劃結束,我國共出廠242架單座F-5E及66架雙座F-5F,不僅是臺美合作重要里程碑,也爲後續「國機國造」奠定深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