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news 精選/俄羅斯經濟能支應俄烏戰事多久?可能比你預期的還久

專家指出,儘管俄羅斯正面臨新一波美國和歐盟制裁,依然仍不足以遏制該國資助烏克蘭戰事的能力,這場戰爭可能還會持續好幾年。路透

俄羅斯經濟正在衰退邊緣取得平衡,但專家指出,儘管俄羅斯正面臨新一波美國和歐盟制裁,依然仍不足以遏制該國資助烏克蘭戰事的能力,這場戰爭可能還會持續好幾年。

儘管有軍事支出的拉擡,俄國經濟正顯示日艦陷入衰退或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的跡象。通膨依然居高不下,3月升抵10.3%的高峰後,9月略微放緩至8%,仍比俄國央行的4%目標高一倍,且伴隨着經濟急遽放緩。

高利率和勞動力嚴重短缺(失業率僅2.1%)已限制成長。今年第1季經濟比去年同期成長1.4%,第2季降至1.1%,散低於2023年和2024年全年的4.1%。商業信心也持續疲軟。9月標普全球俄羅斯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到46.6,低於8月的49.1,顯示民間景氣連續第四個月萎縮,也是2022年10月以來的最低,製造業和服務業都受影響。

俄國央行已積極降息,最近一次是在10月24日調降基準利率2碼至16.5%,爲連續第四次降息,超乎市場原先認爲會暫停降息的預期。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數據顯示,俄國經濟還沒連續兩季萎縮,尚未陷入衰退,但預期第3季經濟的季比成長率可能下探0.2%,「我們預計近期將呈現類似成長率,但最近的石油制裁可能會把經濟推向衰退」。

歐盟和美國今年10月對莫斯科實施制裁,持續擴大俄國2022年入侵烏克蘭以來的管制清單。美國直接制裁俄國兩家最大的石油業者Rosneft和Lukoil及其子公司。歐盟則通過了第19輪制裁方案,包括2027年起全面禁用俄國液化天然氣(LNG),以及禁止Rosneft和Gazprom Neft的石油與天然氣進口到歐盟,同時採行避免俄國規避先前管制的新制裁,還禁止支持戰爭關鍵原料的貿易。

獨立智庫歐洲分析與戰略中心(CASE)共同創辦人伊諾澤姆塞夫(Vladislav Inozemtsev)指出,「廣泛而言,商業信心黯淡…企業家們預期整體環境將惡化、經濟停滯、消費者需求下滑以及稅負增加」,預料俄國經濟未來幾個月將陷入溫和衰退,導致今年全年經濟零成長,「2026年將萎縮1%-1.4%」。

但他認爲,「衰退對當前的俄羅斯經濟和政治穩定,幾乎沒有任何意義」。CASE最近的報告指出,俄國經濟已適應戰事,保持在平衡狀態,並預測俄國未來十年將不會有太多繁榮番展,將陷入漫長的政經停滯期。

美歐制裁會衝擊俄國維持戰事的意願?

在克里姆林宮看來,這些更嚴格的新制裁,不會影響俄國經濟及其在烏克蘭的戰爭戰略。分析師指出,俄羅斯出口許多關鍵的大宗商品,包括石油、天然氣、化肥、小麥及貴金屬,因而是特別難以針對的目標。俄國也已找到規避制裁和管制之道,包括透過一支油輪「影子船隊」進行貿易,並擴大對中國大陸和印度的出口。

專家也懷疑,即使制裁將俄國經濟推入衰退,能否足以阻止俄羅斯的戰爭。

制裁無疑已衝擊俄國的能源收入。但布魯塞爾智庫Bruegel研究員裡巴科娃(Elina Ribakova)表示,雖然俄國能源產品對國內市場和出口都很重要,卻不是戰爭預算的主要財政來源。

CASE的數據證實,俄國聯邦預算對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已急劇下降,收入佔比在今年中降到僅25%,遠低於2011-2014年的50%以上,反映油價下跌、俄國石油產量下降,以及盧布匯率升值和西方制裁的影響。

伊諾澤姆塞夫表示,烏克蘭無人機對俄國煉油廠的攻擊,並未對出口造見重大影響,「俄國同時出售原油和加工油,如果一座煉油廠被炸燬,未經加工運至港口的原油比重就會升高」,而且美歐制裁的的影響不大,因爲俄國不是用從出口獲得的美元或人民幣來支付戰爭開支,而是以盧布支付,而盧布能由央行印製或來自企業稅收。

他認爲,長期而言,印度和中國大陸減少採購俄油,可能削減俄國的這項主要收入,但即使俄國對中印的石油出口減少三分之一,「俄軍至少在一年內(甚至更久)都不會感受到影響」。

俄國戰爭預算對油氣收入依賴降低

CASE的報告顯示,俄國支應財政預算赤字的關鍵收入來源之一,是向國內市場借款。報告預估,到2025年底,俄國債務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將達17.7%,強化該國穩定的財政前景。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專家也認同,指稱俄烏「戰爭可能持續多年。俄國主權基金仍有資金(9月總額佔GDP的5.9%,包括佔GDP 1.9%的流動資產)」,「只要赤字仍在可控範圍內,仍能由主權基金和向國內債市借貸彌補一部分,政府就能持續爲戰爭提供資金」。

伊諾澤姆塞夫另外表示,俄國銀行業者的私人存款足夠,「現在是整體2025年軍事預算的五倍」,「所以我會說,不該自欺欺人地期望,俄國出口下滑很快就會削弱(俄國總統)普丁發動戰爭的能力,我們可能要到2027年底的某個時刻、而非更早,纔會回到這個問題」。

而且俄國能源出口是否真會下降,仍待觀察。Bruegel的裡巴科娃說:「俄國極可能將繼續出口石油,但會以更大的折扣、且透過更多中介商來掩蓋石油來源」,「以中國的案例來看,幾乎不可能監控俄國與中國之間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