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新聞雲「斥詐風雲論壇」開打!總統賴清德出席宣示防詐決心

▲《2025 ETtoday斥詐風雲論壇》總統賴清德(置中)親臨會場發表談話,內政部部長劉世芳(左1)、內政部警政署署長張榮興(左2)、數發部政務次長林宜敬(右1)、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彥良(右2)等政府機關代表出席。(圖/記者湯興漢攝,下同)

記者楊智雯/臺北報導

臺灣詐騙態勢嚴峻,財損金額屢創新高!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統計,今年(114年)3月單月詐欺受理案件已突破1萬6千件,財損高達70.9億元,顯見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已從個案風險演變爲國安與產業共同面對的結構性挑戰。在數位經濟與AI資訊高速流通的時代,識詐與防詐已不再是單一部門的責任,而是全民共識,爲凝聚社會反詐能量,《ETtoday新聞雲》4月17日於臺北喜來登飯店舉辦年度規模最大的《2025 ETtoday斥詐風雲論壇》,總統賴清德親臨會場發表談話,重申政府整合跨部會資源、攜手企業強化打詐作爲的決心,此次論壇匯聚金管會、數位發展部、警政署等政府機關與各大產業共同出席,啓動跨界防詐對談,展現政府與產業迎戰詐騙的決心與行動力。

▲總統賴清德強調「打詐」已成爲國安等級的重大任務,政府絕不容許詐騙集團破壞社會信任與民衆財產安全。

在《2025 ETtoday斥詐風雲論壇》中,總統賴清德親臨致詞,強調「打詐」已成爲國安等級的重大任務,政府絕不容許詐騙集團破壞社會信任與民衆財產安全。他指出,詐騙集團結構化、系統化,甚至與黑幫、毒品、非法金流交織,對國家社會造成嚴重威脅,打詐必須整合「主制、法治、政策、預算」四大面向,全面出擊。

總統賴清德進一步說明政府的實際作爲,包括成立行政院打詐辦公室,跨部會整合警政、金管會、數位發展部等單位資源,同時推動打詐新法與修正洗錢防制法、刑法等,建立更強韌的源頭治理機制,他也強調今年已將打詐預算大幅增加73億元,推動「打詐綱領2.0」,新增「防詐守門」機制,導入AI科技偵測網路詐騙廣告,每日清查高達5000至1萬則假訊息,並着手建立虛擬貨幣金流查覈機制,阻斷詐騙金流。

總統賴清德呼籲全民「停、看、聽」辨識詐騙訊息,若有疑慮務必先查證。他也勉勵科技人員不要成爲詐團幫兇,並感謝警方查緝重大詐騙案的貢獻,強調政府將持續打擊背後的犯罪集團,讓邪不勝正,他堅定表示:「只要全民攜手,臺灣一定能打造更安全無詐的社會。」

▲《ETtoday新聞雲》總編輯林妏純強調,面對詐騙手法日益翻新、AI科技加持下更爲精密的詐騙攻擊,媒體責無旁貸。

《ETtoday新聞雲》總編輯林妏純於論壇開場致詞時表示,媒體不僅是資訊傳播的管道,更是防線中的守門人,面對詐騙手法日益翻新、AI科技加持下更爲精密的詐騙攻擊,媒體責無旁貸,必須即時揭露詐術、深入調查並積極倡議。「臺灣每天平均超過500件詐騙案件,財損高達2.2億元,這不只是數字,更是一個個家庭的心痛與危機。」林妏純總編輯感謝總統與產官學各界共襄盛舉,強調《ETtoday新聞雲》將持續整合內容力與影響力,與全民攜手建立反詐韌性網絡,並期許本次論壇成爲政策對話、產業實務與媒體倡議三位一體的識詐合作起點。

▲永豐銀行董事長曹爲實分享防詐經驗與技術。。

作爲長期支持《ETtoday新聞雲》推動防詐倡議的重要夥伴,多家企業在本次《2025 ETtoday斥詐風雲論壇》中展現堅強的實戰經驗與創新應對策略。其中,永豐銀行長年深耕金融防詐領域,銀行不僅是資金管道,更肩負守護客戶「第二生命」的重大責任,永豐銀行董事長曹爲實指出:「永豐銀行2024年臨櫃成功攔阻逾500件詐騙案,2025年截至3月底已累計攔阻百餘件、金額達2.8億元,AI預警準確率更突破五成,顯示詐團難以輕易滲透」。

▲永豐銀行副總經理張瑜娉近年來銀行端接觸到的新型態詐騙手法。

永豐銀行副總經理張瑜娉補充:「我們遇過網路詐騙僞裝200元刷卡,實則扣款2萬元的案例,因此現在針對信用卡刷卡會再多識別碼,讓用戶更詳細去仔細看消費細節文字」,面對多變的詐騙手法,永豐銀行主動分享防詐技術,永豐銀行董事長曹爲實指出,永豐銀行已建立完善的防詐體系,運用AI技術建立預警模型,結合生成式AI(GAI)推廣防詐知識,並持續優化資料分析與跨產業合作,與警政單位及金融業者合作共建聯防機制,永豐銀行董事長曹爲實強調,永豐銀行願作爲業界表率,攜手打造更安全的金融交易環境,守護民衆資產不失守。

▲元大金控代表元大證券資安長陳鬆春在圓桌論壇上,特別針對當前非常嚴重的投資詐騙問題提出警示。

在全民防詐意識高漲之際,企業也紛紛強化防線,成爲反詐陣線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長期關注金融詐騙議題的元大金控集團,旗下元大金控早於主管機關輔導前即主動建置反詐騙專區,設置專線與查詢管道,透過官網與社羣平臺持續宣導各類詐騙手法,提升投資人警覺意識。元大金控代表元大證券資安長陳鬆春表示:「很多詐欺都發生在投資,第一季詐騙金額有227億元,其中174億元是投資詐欺,投資詐騙財損佔整體詐騙高達四分之三,損失驚人」,他提醒,詐團常利用AI與社羣廣告誘騙受害者加入假投資羣組,甚至設計能出金的假App騙取信任,民衆務必透過合法金融機構操作,避免落入「保證獲利」陷阱。」

同時元大金控員工也定期接受反詐培訓,並與警方建立通報聯防機制,共同守護客戶資產安全。元大銀行則以「公平待客」爲核心,導入「天網AI阻詐模型」與信用卡交易預警系統,加上24小時防詐諮詢專線等機制,2024年已成功阻詐金額達新臺幣4.9億元,展現金融業社會責任。

▲萬事達卡也積極透過AI技術監測交易行爲,強化交易安全防護機制,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支付體驗。(圖/業者提供)

同樣投入反詐科技的萬事達卡,也積極透過AI技術監測交易行爲,強化交易安全防護機制,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支付體驗,目前已與元大、玉山、臺新、永豐等九家髮卡銀行合作,建立即時通報機制並預警高風險消費,有效阻擋異常交易,降低盜刷風險。同時導入卡號代碼化技術(Tokenization),強化網購安全性,確保交易資料不外泄。萬事達卡持續以創新支付科技賦能商業合作伙伴與持卡人,在便利與安全間取得最佳平衡,鞏固支付安全防線,攜手產業夥伴共築全民反詐保護網。

▲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強調,中華電信將持續創新防詐技術,打造全民信任的資安防護網。

當今詐騙手法日新月異,產業界紛紛強化自身防線。中華電信作爲全臺最大電信業者,從資通跨足金融領域後,積極推動多項資安與防詐措施,致力於保障用戶通訊安全與個資隱私。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提到:「近年攔阻逾千萬通國際詐騙來電及阻絕網路數十億次惡意網站連結,更與政府與電信業者合作強化警示機制」。簡志誠強調,科技應向善,中華電信將持續創新防詐技術,打造全民信任的資安防護網。

▲中華電信技術長黃志雄於圓桌論壇中,從電信業者的角度深入剖析當前詐騙手法的三大趨勢。

中華電信技術長黃志雄指出,詐騙手法持續升級,從新興科技到被忽視的舊技術,再到利用OTP簡訊進行冒名詐騙,手段層出不窮。中華電信已在語音、簡訊、網路與電商四大面向部署防線,包括AI電話秘書、國際來電攔阻、惡意連結過濾及個資隱匿技術,去年攔阻惡意連線達62億次,展現電信業者在反詐上的科技實力與責任擔當。

因應網路購物盛行,中華電信推出「放心接NMS隱碼服務」,提供企業方便快速進行語音通信,強化資安防護,透過此服務保障企業跟消費者權益,確保線上交易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同時導入「防駭守門員」服務,每月平均成功攔阻2.5億次風險連線,能即時過濾釣魚與詐騙網址,防止個資外泄,讓用戶無需安裝額外軟體,也能同步守護個人與家庭網路安全。

▲臺灣房屋副總裁周鶴鳴指出,不動產是許多家庭最重要的資產,因此也成爲詐騙集團覬覦的目標。

不動產詐騙案件層出不窮,甚至出現代書夥同犯案情形,臺灣房屋副總裁周鶴鳴指出「不動產爲家庭重要資產,也成爲詐團下手目標,常見手法包括假買賣真詐財、假債權、假公正人等,甚至掉包文件奪產」。周副總提醒,民衆應提高警覺、善用地政異動即時通知等政府機制,並尋求合法業者協助,避免因一時疏忽落入陷阱。

臺灣房屋聚焦於實務交易中常見的三大詐騙陷阱:「假買方奪屋」、「假行情真低買」與「假調解真詐財」,並強化委託服務的三大安全守則:異動簡訊、審慎簽約與履約保證,協助民衆在房地產交易過程中建立識詐意識、降低風險,強化屋主與買賣雙方的防詐意識與保障。

在全民防詐成爲重要課題之際,保險與電商產業也積極投入識詐行動。和泰產險強化官網「詐欺防制專區」內容,揭露常見詐騙手法、宣導反詐165專線,同時製作淺顯易懂的宣導影片,呼籲民衆牢記「不給個資、不點連結、不買不明保單」三不原則,從源頭強化保戶防詐意識。更攜手社會企業「搖滾爺奶」推動「和泰產險金融教育故事屋」,透過銀髮演員戲劇演出與互動遊戲,深入社區傳遞正確識詐知識,提升長輩們辨識詐騙的能力。

▲和泰產險強化官網「詐欺防制專區」內容,揭露常見詐騙手法、宣導反詐165專線。(圖/業者提供)

蝦皮購物則以平臺力量響應論壇,展現對防詐議題的高度重視,致力打造更安全的交易環境。此次《2025 ETtoday斥詐風雲論壇》不僅是產業經驗的交流平臺,更是一場集結多方防詐力的行動號召,各產業攜手部署識詐防線,共同築起應對詐騙的堅實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