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規模攀峰 挑戰7兆元 17檔寫新紀錄、0050突破7,000億元

臺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股飛越25,000點整數大關,再加上ETF新兵吸金力驚人,推升臺灣ETF規模再創新高。統計至昨(10)日,整體ETF規模已達6.94兆元,改寫歷史新高,劍指7兆元大關;老牌元大臺灣50(0050)規模突破7,000億元,爲臺灣首檔規模「7字頭」ETF。

ETF規模改寫新高主要功臣爲臺股ETF,統計至昨日,臺股ETF繼9日寫下3.41兆元最佳紀錄後,昨日隨臺股大漲,進一步擴增至3.45兆元,連兩日改寫歷史新紀錄。

規模創新高的前十大ETF

昨天規模創新高ETF有17檔,其中,前十大規模都在百億元之上,更有五檔是千億元等級,依序爲元大臺灣50達7,033億元、元大高股息5,031億元、國泰永續高股息4,519億元、羣益臺灣精選高息4,210億元、富邦臺50的2,533億元、國泰臺灣科技龍頭684億元、富邦公司治理338億元、元大臺灣ESG永續230億元、主動統一臺股增長219億元、主動羣益臺灣強棒171億元。

元大臺灣50因臺積電領漲帶動、單日獲逾百億申購資金,規模推升至7,033億元。而其規模突破7,000億元后,經理費率再下降至低於0.1014%,爲臺股ETF最低;若規模可突破7,500億元,將進一步降至低於0.1%。

另根據統計,國人持有金額最高的境外基金-安聯收益成長基金,今年7月底時,國人持有金額7,327億元,元大臺灣50有機會超越,成爲國內規模最大一檔基金。

主動統一臺股增長、主動羣益臺灣強棒規模也在本波快速成長,主動統一臺股增長經理人陳釧瑤表示,目前投資重點仍在AI規格提升的供應鏈,因AI需求成長快速,需求從一線供應鏈已擴散至二、三線供應鏈,供應鏈獲利正在走上修過程。此外,晶圓代工一哥先進製程投片持續放量,加上國際半導體展登場,可望帶動相關受惠設備、廠務與材料供應鏈,將是推升臺股指數走高的有利因素。

此外,羣益ESG投等債0-5募集約80億元,是下半年以來ETF最佳募集戰報,將於今日掛牌。展望債券市場,經理人謝明志表示,短天期債優勢正好在於其存續期間短,意味着對利率敏感度也較低,爲既想掌握收益來源,又不想承擔過大債券價格波動風險的投資人可優先選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