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搭配定期定額 累積資產
ETF投資盛行,股票、債券ETF百花齊放,且超過半數以上的ETF都具有配息機制,投資人也可評估自身需求與風險偏好,透過ETF來準備退休金。圖/美聯社
人口老化不僅將對社會運作帶來多面向的影響,就民衆角度而言,也更須及早擬定完善的退休金準備計劃並確切執行,以更有機會貼近自己預設的退休生活。財富管理專家認爲,其中共同基金、ETF便是投資人可多加善用的工具,搭配定期定額紀律投資,來循序漸進累積退休資產,建立幸福的第二人生。
不過,大家都知道定期定額投資,但實際上該如何配置比重?羣益投信建議,在退休理財標的選擇上,投資人可依照年齡階段和風險偏好來選擇相對應的基金產品。
一般而言,年紀較輕的投資人風險承受度相對較高,因此在積極型產品如單一國家或產業股票型基金可有近7~8成的配置比重,以加速資產累積,收益型產品比重約爲2~3成,未來再隨年齡增長或個人需求朝向穩健型風格調整。
近幾年來ETF投資盛行,隨着市面上產品多元,股票、債券ETF百花齊放,且超過半數以上的ETF都具有配息機制,投資人也可評估自身需求與風險偏好,透過ETF來準備退休金,亦可達到資產配置與打造月月收息管道的效果,滿足退休理財最爲重視的固定現金流需求。
臺新投信表示,在現今全球高齡化且高通膨的時代,個人退休規劃應該越早越好,才能累積較爲足夠的養老金,因應漫長的退休生活,而投信的重要使命即是爲投資人規劃最佳資產配置、使收益能穩健增長,讓國人可以享受無虞的退休生活。
臺新投信建議,建議可多多利用定期定額投資共同基金,因爲定期定額是平均成本的概念,不用去考慮進場的時機,不用擔心任何危機事件對淨值的衝擊,最適合股市大幅波動的時機,長期下來,可使資產達到複利增值的效果。
定期定額的投資時間愈久,累積的報酬愈可觀,投資人可以將投資比重5成以單筆方式投資,另5成可配置在定期定額,使整體資產波動度更趨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