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Weekly|華住攜手支付寶與螞蟻森林;極兔速遞發佈2024年ESG報告;商務部將舉辦綠色消費暨再生資源回收發展主題活動

本週ESG領域重要事件包括:生態環境部積極推動《生態環境監測條例》早日出臺;華爲前副總裁鄧泰華加入智元機器人;飛鶴宣佈啓動12億生育補貼計劃。

【熱點聚焦】

氣候話題成“燙手山芋” 美企財報會議悄然“撤退”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ESG發展聯盟首屆會員大會舉行

蘋果在中國啓動清潔能源二期基金 承諾投資7.2億元

確認兩位技術高管離職 哪吒汽車“自救”之路仍撲朔迷離

【國際概覽】

歐盟批准德國50億歐元工業脫碳補貼

歐盟委員會3月24日批准一項總額50億歐元的德國國家資助計劃,以支持該國在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內的企業實現生產過程脫碳。德國向歐盟委員會提交的計劃顯示,德國政府將與受資助企業簽訂爲期15年的“氣候保護合同”,通過電氣化、利用氫能、碳捕集與封存、碳捕集與利用、能效提升等措施,幫助德國工業在生產中減少碳排放。這一計劃支持的項目包括水泥和石灰行業的燃料轉換,化學行業的電氣化改造,以及改進傳統的鋼鐵生產工藝等。項目需要在3年內實現減排60%、項目結束時實現減排90%。

【國內動態】

2月國家能源局核發綠證2.56億個 同比增長5.44倍

國家能源局發佈2025年2月全國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交易數據。2025年2月,國家能源局核發綠證2.56億個,同比增長5.44倍,其中可交易綠證1.62億個,佔比63.32%,涉及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6.4萬個,本期核發2025年1月可再生能源電量對應綠證1.63億個,佔比63.70%。2025年1-2月,國家能源局共計核發綠證4.88億個,其中可交易綠證3.12億個。截至2025年2月,全國累計核發綠證54.42億個,其中可交易綠證36.91億個。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迎來首次擴圍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工作方案》。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僅覆蓋了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200家,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50億噸。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是碳排放大戶,年排放約3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佔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20%以上。此次擴圍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預計新增1500家重點排放單位,覆蓋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佔比將達到60%以上,覆蓋的溫室氣體種類擴大到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三類。

華住攜手支付寶與螞蟻森林

日前,華住與支付寶及螞蟻森林達成合作聯動,通過“綠色住”活動,結合螞蟻森林的綠色激勵機制,鼓勵賓客在入住期間踐行環保行動。據瞭解,賓客在華住會APP端預訂酒店,參與綠色入住及綠色倡議並且使用支付寶支付的訂單便可額外獲得螞蟻森林能量獎勵。

據悉“綠色住”是華住基於自身業務進行的環保項目創新,於2023年11月20日正式推出,並於2024年全面鋪開。 截至目前,已有超9000家門店上線活動。2024年,活動訂單量約87.2萬單,毛巾洗滌減少量約788.5萬條。

商務部將舉辦綠色消費暨再生資源回收發展主題活動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李剛3月27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促進綠色消費。上週末,我們在上海啓動了2025全國家電消費季活動,放大以舊換新政策效應,釋放綠色智能家電消費潛力。在消博會期間,我們將舉辦綠色消費暨再生資源回收發展主題活動,發佈一批二手商品流通試點城市和試點企業名單,開展商貿領域綠色消費推進行動,總結推廣創新案例,引導綠色低碳消費新風尚。

全球首款實現量產 廣東首條半固態儲能電池產線投產

廣東首條半固態儲能電池產線投產儀式在珠海舉行,該產線在全球範圍內首次量產大容量314Ah(安時)半固態電池產品,標誌着粵港澳大灣區在新型儲能領域實現從技術攻堅到產業化落地的關鍵跨越。據悉,該產線生產的314Ah大容量半固態電池,顯著提升電池的熱失控起始溫度,安全性能實現全面升級。此外,電池的熱穩定性和循環穩定性進一步增強,確保電池在極端環境下仍能安全穩定運行。

十部門優化電解鋁產能佈局 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印發《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優化電解鋁產能佈局。堅持電解鋁產能總量約束,優化電解鋁產能置換政策實施,新置換電解鋁項目應符合鋁液交流電耗不高於13000千瓦時/噸、環保績效A級等要求,鼓勵採用500kA及以上電解槽,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不再新增電解鋁產能,鼓勵電解鋁產能向清潔能源富集、具有環境和能源容量地區轉移,發展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綠色低碳鋁產品。加強低碳冶煉等顛覆性技術攻關和示範應用,研究探索實施電解鋁產能置換差異化政策。

生態環境部積極推動《生態環境監測條例》早日出臺

生態環境部今日召開3月例行新聞發佈會,生態環境部監測司司長蔣火華表示,在司法部大力支持下,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生態環境監測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例”)公開徵求意見。條例着眼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管理,規範生態環境監測活動,保障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就生態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測、監測數據質量保障、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內容進行規範。尤其對提高監測數據質量,嚴厲打擊監測數據弄虛作假提出了一系列法規制度設計。目前已收到近400條建設性意見。

國家衛健委開展人口高質量發展研究揭榜攻關

國家衛生健康委決定組織開展2025年人口高質量發展研究揭榜攻關活動。其中,在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方面,系統梳理人口高質量發展的理論及實踐成果,進一步完善人口高質量發展理論體系。開展人口高質量發展的相關定量研究。研究梳理與人口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制度,從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的視角對政策環境進行思考與設計;在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方面,基於多源數據和國內外比較的視角,分析當前我國生育醫療服務、生育假期、生育保險、育兒補貼、托育服務、教育、住房、就業等支持措施實施現狀及存在問題,開展政策效果評估,研究提出進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措施、加強中長期政策儲備的建議。

2025年研究完善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等制度

財政部發布2024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2025年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持續用力、更加給力。支持生態文明建設。深化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研究完善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等制度。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繼續支持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推動“三北”工程標誌性戰役取得重要成果。穩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強對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運用的支持,推動重點行業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繼續推廣新能源汽車。

湖南計劃2025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佔比40%以上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今日公開發布的《湖南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到:2025年,該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5%以上,全年接待遊客和旅遊收入增長10%以上,入境遊客和旅遊收入增長30%以上。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佔乘用車銷量比重達40%以上,全省累計建成充電樁超50萬個;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汽車、家電、家裝等領域銷售超過800億元。

河南力爭2025年底完成汽車報廢和置換更新50萬輛左右

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發佈《河南省2025年加力擴圍開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方案明確,到2025年底,力爭完成個人消費者汽車報廢和置換更新50萬輛左右,家電產品以舊換新800餘萬臺,推動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約4700輛、農業機械報廢更新1.8萬臺套,新能源城市公交車更新800輛、動力電池更新4500臺,進一步釋放數碼產品、電動自行車、家居家裝產品等消費潛力。

【行業動向】

華爲前副總裁鄧泰華加入智元機器人 任董事長兼CEO

記者從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獲悉,日前,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智元機器人)發生工商變更,公司註冊資本增加至8045.8159萬元,法定代表人由舒遠春變更爲鄧泰華。此外,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瞭解到,鄧泰華已擔任智元機器人董事長、CEO。鄧泰華是華爲公司原副總裁、計算產品線原總裁。

哪吒汽車確認兩位技術高管已離職

哪吒汽車今日向記者確認,前首席技術官(CTO)戴大力、智能駕駛業務負責人王俊平目前已離職。有業內人士透露,王俊平確已入職國內某智能駕駛初創企業;戴大力或已加入奇瑞汽車,但尚未得奇瑞方面的確認。

數百萬外賣騎手“工傷保險”擴圍在即

作爲首批試點企業,美團已累計投入14億元,爲試點省市600多萬名騎手繳納了新職傷保費,每單必保,每人必保。騎手如在送單過程中受傷,可通過騎手App一鍵申報,在線提交就診證明、事故鑑定書等材料。新職傷作爲新就業形態人員的“工傷保險”,經過近3年試點,已經探索出很多可供複製的經驗。

飛鶴宣佈啓動12億生育補貼計劃

中國飛鶴宣佈,將於4月初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啓動飛鶴生育補貼計劃,爲全國範圍內符合條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於1500元的生育補貼。據悉,該計劃將投入資金額爲12億。

與此前部分地區政策僅限二孩及以上家庭不同,飛鶴生育補貼覆蓋範圍更廣,不僅打破地域限制,面向全國消費者提供,更惠及一孩、二孩及多孩家庭,能切實助力更多家庭降低育兒成本。此外,飛鶴還將提供線上線下的孕期服務、母乳餵養服務、產康指導、專家問診及專家課程等一系列服務。

【ESG報告】

比亞迪發佈2024年ESG可持續發展報告

2024年,比亞迪存量新能源汽車累計行駛純電里程超1500億公里,相當於減排5.04億棵樹的固碳量;全年實施節能改造項目410餘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1萬噸。此外,公司投入14.1億元用於環保治理,實現污染物100%達標排放。比亞迪提出“2030年全集團運營碳排放強度降低50%”的中期目標,並承諾2045年實現全價值鏈碳中和。

極兔速遞發佈2024年ESG報告

在綠色物流方面,極兔速遞不斷優化全鏈路管理,在中國江蘇寶應建成首個自建智慧供應鏈產業園,鋪設7.4萬平方米光伏板,預計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7,880噸。同時,公司採用“四位一體”模式構建綠色運輸網絡,在中國投入1,327臺液化天然氣清潔能源車輛,有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在綠色包裝上,極兔速遞積極推行循環中轉袋、全降解防水袋等的使用,並在東南亞與新市場逐步推行,全年新增投放79.9萬個,同比增長80.7%。

寧波遠洋發佈2024年ESG報告

寧波遠洋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與紮實行動,推動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公司自有船舶中,綠色節能型船舶數量增至23艘,佔比達48.9%,2艘“全球領先、國內首制”的740TEU純電動集裝箱海船進入正式建造階段—該項目入圍國家發改委“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範項目”,成功申報交通部“綠色低碳交通強國建設專項試點項目”並已獲批。

在節能減排方面,公司通過節能改造和能耗管理,成功節約燃油4,704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4,648噸。自有船舶共接插岸電3,142艘次,同比增長約25.4%,使用岸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730.2噸,同比增長約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