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雅50週年紀念活動 白先勇等作家齊聚慶賀
19日文訊雜誌社及爾雅出版社主辦、策劃執行的「不是懷舊,經典依然年輕:爾雅五十,經典五十」在臺北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行,爾雅出版社今天公佈由百位藝文人士選出的爾雅50本經典,王德威(左)頒獎給白先勇(右)。(實習攝影記者趙子寧攝)
19日文訊雜誌社及爾雅出版社主辦、策劃執行的「不是懷舊,經典依然年輕:爾雅五十,經典五十」在臺北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行,兩岸三地重要學者、作家、編者、出版人出席慶賀爾雅出版社創立50週年。(實習攝影記者趙子寧攝)
《文訊》雜誌社與爾雅出版社今(19)日於紀州庵文學森林共同舉辦「不是懷舊,經典依然年輕:爾雅五十.經典五十」活動,邀集兩岸三地重量級學者、作家、出版人齊聚,包括白先勇、王德威、向陽、席慕蓉、張曉風、陳芳明、蕭蕭、李進文、塗豐恩等人,一同見證這場文學盛會。活動現場公佈「經典50書單」,由百位文化界人士票選產生,並頒發獎座給入選作家,現場近百位作家、出版人與會,氣氛熱烈。
文訊雜誌社社長封德屏致詞時表示,感謝文化界的支持促成五十本經典誕生,「寫作的人永遠年輕」,她也感性提到,許多作家都曾被隱地邀稿出版,這份感動令人難忘。
《文訊》雜誌社及爾雅出版社共同公佈爾雅「經典50書單」。(文訊提供)
創辦人隱地(柯青華)親臨現場,坦言因眼疾失去閱讀與寫作的樂趣,但對文學的熱情不減。他回憶起自己被文字啓蒙的時刻,並幽默分享「給作者三次機會」的讀書習慣,強調「唯恐好作品沒被看見」。
頒獎人之一的白先勇同時也是獲獎者,他盛讚爾雅三大特色:堅持文學精神、出版詩集最多、以及透過年度選集爲文壇留下完整記錄。他表示,「隱地的詩我看得懂,這非常難得。」
《文訊》雜誌社及爾雅出版社共同公佈爾雅「經典50書單」。(文訊提供)
評論家王德威則回憶,1997年隱地寄來一大箱書與支票,邀他編輯《典律的生成:「年度小說選」三十年精編》,這段經歷讓他深刻理解臺灣文學在華語世界的價值。詩人向陽則向隱地「立正敬禮」,並指出經典五十書單關注了1970至2025年間的臺灣重要作品,年度選集及日記體書籍出版,是爾雅對作家的尊重與堅持。
張曉風回憶隱地對稿酬與作者的重視,認爲「只要是爾雅的書,就是好書。」陳芳明提到,因參與書評與日記系列養成了寫作紀錄的習慣,如今每日臉書短文也是延伸;詩人蕭蕭則指出,入選經典中有14本詩集,展現隱地對各世代詩人的慧眼。
《文訊》雜誌社及爾雅出版社共同公佈爾雅「經典50書單」。(文訊提供)
五十本書中最年輕的入選作家,感謝第一本作品能由爾雅出版。他說,年度詩選的謹慎企劃充分展現對詩的重視。塗豐恩則宣佈,未來計劃將經典五十轉化爲數位電子書,讓更多讀者接觸好作品。
創立於1975年的爾雅出版社,與洪範、遠流、九歌、聯合文學並稱臺灣「文學五小」,半世紀來出版了無數經典人文著作,包括王鼎鈞《開放的人生》、琦君《三更有夢書當枕》、席慕蓉《時光九篇》、張曉風《我在》、餘秋雨《文化苦旅》與《山居筆記》等,爲臺灣純文學出版撐起半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