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感染佔比很大!開學季,合肥疾控緊急提醒!
2月5日-2月11日,合肥市衛健委對市屬醫院動態監測發現,流感病患中兒童佔比爲71%。日前,記者從合肥市疾控中心獲悉,本輪流感監測發現,合肥冬季流感疫情自2024年12月17日開始上升,2025年1月10日達峰值,隨後呈現下降趨勢,目前流感發病情況相對穩定。
合肥疾控中心提醒,當前該市流感流行毒株仍然爲甲型H1N1型。隨着學校、幼兒園陸續開學,人員流動性和聚集性活動也相應增多,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存在反彈風險,仍需重點關注並加強防控。
“‘流感’即爲流行性感冒,與普通感冒相比,流行性、傳播性爲其主要特徵。” 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濱湖院區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丁震介紹,流感特指由流感病毒導致的上呼吸道、支氣管、肺部,以及其他器官(如心臟、腦部等)感染帶來的一系列症狀及綜合徵,納入“傳染病”管理。
據介紹,流感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也可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物體表面後再觸摸口、鼻或眼傳播,常見症狀有發熱(可有高熱)、咳嗽、咽痛、頭痛、肌肉痠痛和乏力等。病毒分爲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是季節性流感的主要病原體,近期在合肥市流行的是甲型H1N1型。
隨着學校、幼兒園陸續開學,人員流動性和聚集性活動也相應增多,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存在反彈風險。
如何預防流感?
丁震表示,定期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但即使現在接種疫苗發揮預防作用也需數週;接觸流感病人後,也可口服奧司他韋預防。人羣擁擠公共場合最好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接觸公共場合物品後用手觸摸面部。
關鍵是平日保持健康飲食、適量運動和充足睡眠,即使感染了流感,身體免疫力正常也會很快痊癒。
得了流感要不要去醫院?就家長關心的問題,丁震提醒,大部分初高中生、成年人如果得了流感,早期使用了奧司他韋、瑪巴洛沙韋等抗病毒藥物,且得到適當休息後,一般在5-7天內即有明顯症狀改善,不需要到醫院就診。
但要注意,年幼兒童、老人、免疫力低下人羣(慢性疾病、血液病、腫瘤放化療等)及症狀明顯(高熱數日不退、呼吸困難、疲乏不堪、心慌胸悶、頭痛頸痛等)需及時到醫院就診,有些併發症如前面說到的病毒性肺炎、心肌炎、腦炎,以及繼發嚴重細菌感染等可能會出現上述症狀,如果就診不及時可能會有嚴重後果。
流感常見理解誤區
誤區1:流感就是感冒,自然會好
兩者根本就不算同一種疾病,病原體也不一樣,最關鍵的是,“流感”指的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相關疾病,不僅僅是頭痛腦熱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常見症狀,雖然大部分也會在一週左右自愈,但有可能導致病毒性肺炎(嚴重的有白肺)、病毒性心肌炎(嚴重時會心跳驟停)、病毒性腦炎及腦膜炎,以及病毒感染後免疫力下降繼發細菌感染(細菌性肺炎、感染性心內膜炎等),所以大家要格外重視。
誤區2:沒有發熱就不是流感
流感早期通常會有發熱,但並非所有患者都會發熱。尤其是兒童、老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羣,可能僅表現爲咳嗽、乏力或精神萎靡等。所以,僅憑是否發熱判斷流感並不準確。
誤區三:抗生素能治流感
絕大部分常見抗生素或抗菌藥物對病毒都是無效的,流感早期一般不會合並細菌感染,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抗病毒藥物現在最常用的是奧司他韋,2周(14天)以上新生兒直至老年人都可以使用。現在也有一些新型藥物,如瑪巴洛沙韋,單次用藥即可,對目前合肥市流行的病毒株基本沒有耐藥現象,服用一次即可,較爲方便,但需要5歲以上方可使用。
誤區四:流感症狀消失就不會傳染
健康成人症狀消失後,基本都產生了保護性抗體,傳播病毒的可能性較小。但年幼兒童和免疫力低下者,即使在症狀消失後5-7天內仍有一定傳染性,需要特別注意。
誤區五:流感疫苗沒必要接種
流感病毒雖然變異快,但我國會根據病毒流行及變異特點,對疫苗成分進行更新以匹配流行毒株,近期我國的流感疫苗針對此次流行的pdm09型H1N1毒株就有很好防護作用。
因此建議對於兒童、老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羣定期接種以確保最佳防護。老師、醫生、公共場所服務人員等也是重點保護人羣。
誤區六:自查抗原陰性就沒感染
目前國內針對流感的檢查主要有3種:抗原檢測、抗體檢測及核酸檢測。最常見的是抗原檢測,大部分醫院、診所及藥店自購的試劑盒採用的都是“快速診斷試驗”方法,其敏感性(相當於檢出率)50%~60%左右,也就是說有接近一半的流感感染查抗原可能查不出來。
抽血查抗體對早期診斷沒有意義,主要用於回顧性調查,因爲這個檢查要在急性期和患病10-14天后,分別抽兩次血進行復檢對比,才能判斷是否流感。
核酸檢測的敏感性最高,可達86%~100%,但有一定門檻,不是所有醫院都能開展這項檢查(合肥大部分三級醫院都可檢測)。
來源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