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這所大學持續助力縣中振興
本報訊(記者 周洪鬆)7月蟬鳴中,一封來自河北平山古月中學的感謝信寄到了河北師範大學頂崗實習支教辦公室。信中深情講述了該校8名實習生爲山區教育注入生機的故事:實習隊長米若琦奪得縣域說課大賽桂冠,並和夥伴們帶領班級數學成績躍升至年級第一。這一溫暖片段,是河北師範大學20年助力縣中振興的生動寫照。
曾幾何時,縣域高中一度深陷生源流失、辦學質量下滑的困境。河北師範大學20年如一日,助推縣中振興,先後有6萬餘名師範生如星火般點亮了縣中課堂。
實習生韓嘉初到張家口市懷安縣柴溝堡第一中學時,面對的是學生注意力分散、課堂沉悶的景象。爲此,她立足實際推出“3+3”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們逐漸從被動聽衆轉變爲學習主角,小組討論時積極參與、主動發言,課堂徹底“活”了過來……
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今年春季開學,2538名師範生在33名駐縣教師帶領下,奔赴全省90個縣(市、區)的430所基層學校。河北師範大學副校長曾智安介紹,學校自2006年啓動選派優秀師範生到縣中開展爲期半年的實習支教工作,目前已與河北全省域及北京、天津、新疆等地的150多所縣域普通中學建立合作關係,累計超過6.05萬名師範生參與其中。“此舉緩解了學校師資短缺問題,爲基層學校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動力,讓縣中課堂煥發新生機。”張家口市宣化區第二實驗中學校長趙玉河說。
除了師範生,該校還有千名專家紮根教研,爲縣中教育提供專業支撐。音樂學院教師徐琨設計出武強縣基礎音樂教育的普及與提升工作方案,將當地兩所學校打造成教改實驗基地;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夏曉燁在威縣二中時,幾乎每日泡在學校,舉辦專題講座拓展教師視野,推動教學改革創新,一舉實現該校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升;年過花甲的吳育飛教授,20年投身巡迴指導,聽評課超400節,開展專題培訓70餘場……
2017年,河北師大與元氏四中“牽手”,拉開專項幫扶序幕。學校派出10個學科的專家,聯合石家莊市一中、二中等優質中學名師,爲元氏四中帶來前沿理念與寶貴經驗。短短几年,元氏四中從教師評優課難覓蹤影、招生需上門“求”學生,轉變爲教師屢獲佳績、招生人數從不足百人增長到600多人。
2023年,晉州一中、沙河一中、行唐一中被納入幫扶計劃。僅一年,河北師大專家就在晉州一中開展10場專題講座、12次課堂教研,並總結出“七研一體”校本教研模式。
“縣中振興是一場需要久久爲功的長跑。我們有能力、有責任、有義務與縣中‘同題共答’,以實際行動助力縣中振興,持續提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度。”河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黃晟的一番話落地有聲。
《中國教育報》2025年07月19日 第02版
作者:記者 周洪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