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及家庭支持署幕後推手 呂鴻基:沒有兒童就沒有國家
「兒少及家庭支持署」幕後推手爲兒童健康聯盟榮譽理事長呂鴻基(左),他表示下一步應成立兒童研究中心。衛福部長石崇良(右)指出,希望明年立院通過修法,順利推動兒少政策。記者林伯東/攝影
賴清德總統昨宣佈衛福部將成立「兒少及家庭支持署」,幕後推手爲兒童健康聯盟榮譽理事長呂鴻基,他表示,「少子女化是國家的危機,沒有兒童就沒有國家。」呼籲政府進一步成立兒童研究中心,深入研究兒童身心問題。
賴總統昨參加臺大醫院「健康臺灣深耕論壇」,致詞時表示,他當行政院長、副總統時,呂教授都曾拜訪、請託,希望政府推動兒少專責單位,他完全瞭解呂教授苦心,現在當總統,一定積極推動,回報教授多年來的奔走。
「我很高興,政府願意成立兒家署。」呂鴻基說,二○一○年國內生育率僅百分之○點九一,創下世界各國的最低紀錄,爲此,他開始專注國內生育率、兒童權利等,着手成立兒童健康聯盟,呼籲政府應成立專責單位,目標是解決少子女化問題,倡議十四年後,政府終於願意成立,但仍需立法院通過,還不能說已順利成立。
兒童心臟權威教授呂鴻基於二○○○年退休後,關心兒童權益,替兒童發聲,他呼籲,政府應成立兒童研究中心,深入研究兒童問題,並積極參與相關兒童國際組織,例如,兒童健康聯盟每年舉辦三、四次國際研討會,邀請各國醫師、學者討論各個兒少領域議題。
呂鴻基表示,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政府應鼓勵生育,並多宣導,讓年輕人瞭解生育的重要性;目前家庭結構以雙薪家庭爲主,父母均需上班賺錢,孩子由保母或外籍移工照顧,整體來說,兒童保護力有所不足。依照兒童健康聯盟一九九四年「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政府有義務照顧兒童,將更多資源投入兒少。
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兒童未成年前需要家庭支持,「兒少及家庭支持署」主要負責兒童身心健康照護及規畫,涉及層級甚廣,包括,社會、環境、學校等,若討論跨及健保給付、預防保健及注射等,由健保署、疾管署等各單位負責,因此,成立專責單位有其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