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盟調查 校園霸凌受害 3成有睡眠障礙
根據兒福聯盟調查發現,校園霸凌中以言語霸凌最爲普遍,且有百分之卅學生因受到霸凌失眠或睡不好,恐產生睡眠障礙,兒盟呼籲,教師應提升對歧視、霸凌議題的敏感度。
兒盟去年底對全臺一萬六千多名國、高中生進行網路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校園霸凌發生率與前年相比下降至百分之十點二,其中以言語霸凌最高,關係霸凌居次,雖然霸凌有減緩趨勢,但受霸凌影響的學生,睡眠問題比率由百分之十九點五大幅增至百分之卅點一,且近四分之一的受害學生曾有自傷念頭。
數據指出,童年創傷經驗是校園霸凌的重要風險因子之一,約百分之五的國、高中生經歷過四項以上創傷,例如父母離異或過世、遭受言語暴力或身體虐待甚至性侵害等,這些學生無論在霸凌他人或被霸凌的比率上,均遠高於創傷經驗較少者。
兒盟觀察到,校園創傷知情環境,即針對受創者提供友善、安全的互動與空間氛圍,分數較高學校學生被霸凌率較低,校園創傷知情資源充足學校,被霸凌也遠低於資源匱乏校園。
兒盟呼籲,面對校園霸凌,政府應持續強化輔導精神,將創傷知情理念落實於校園;此外政府也應密切觀察新通過的學生輔導法,是否確實爲受創學生提供持續且專業的心理支持與復原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