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警報烏龍 災區上演大逃難

行政院長卓榮泰28日二度到花蓮光復勘災,遇到居民陳情希望中央能協助調用大型機具,協助清運淤泥及垃圾。(民衆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行政院長卓榮泰28日赴花蓮勘災,他在前進協調所時忽然警報聲大響,雖然官員相當鎮定並稱沒有潰堤,但警報聲也造成恐慌,民衆呼喊「水來了!快跑!」後來證實是虛驚一場。中央也在昨宣佈,未來透過防空警報示警系統,讓警戒區域內的民衆能及時獲得警報訊息,但現場卻卻二度出現「警報烏龍」。

行政院長卓榮泰指出,這次災難花蓮鄉親付出很大的代價,中央與地方合作救災可當一種韌性模式,必須詳實記載並留存下來,從中檢討缺失,建立更完整的救災模式,讓全國民衆得到最大的保障,才能悼慰這次不幸罹難的鄉親,也讓受難的災民能得到「你們的經驗可以讓全國人民得到最大的保障」的安慰。

中央昨宣佈,未來透過防空警報示警系統,比照海嘯警報方式,「短音5秒、停止5秒」循環9次播放,警察局也會透過語音廣播,讓警戒區域內的民衆能及時獲得警報訊息,往二樓以上的高處避難。但昨天卻2度出現「警報烏龍」。

市區昨一早傳出馬太鞍溪潰堤,民衆緊急避難,有志工描述,聽到有人大聲喊「水來了!快跑」,最靠近馬太鞍溪的大同村、阿陶莫部落,災民上演「大逃難」,連在市區採訪的媒體記者都在跑,爬上屋頂垂直避難。

前進花蓮災區擔任志工的國民黨高市黨部發言人張永傑說,中午收到緊急撤離訊息,只見上千名志工拔腿狂奔,集體撤往光復國小避難的畫面,情勢一度緊張,所幸只是虛驚一場。

雖然後來證實是經濟部水利署工程,河道嘗試引流水量增加,並不是堰塞湖溢流,但下午5時警報又大響,警方證實是誤傳訊息導致施放防空警報,將內部懲處。

農業部林業保育署昨表示,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蓄水量已降到600萬噸,約爲原來量體的6.6%,每日溢流量40至80萬噸,目前壩頂下切速度緩慢,代表入流跟出流量相似,較不易發生大水。除非大豪雨或其他天候狀況影響,否則不會有大水進入,但維持紅色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