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獲得國家講座主持人 臺大校長陳文章分享如何當校長兼顧教學研究

賴清德總統下午出席教育部第 28 屆國家講座主持人、第 7 屆國家產學大師獎暨第 68 屆學術獎頒獎典禮,代表頒獎表揚。展現對獲獎人至高崇敬之意。圖爲賴清德(左)頒獎表揚第二次榮獲國家講座主持人獎的臺大講座教授陳文章(右),陳文章在賴總統的示意下舉起獎座開心合影。記者黃義書/攝影

教育部今日舉行第28屆國家講座、第7屆國家產學大師獎暨第68屆學術獎頒獎典禮,由賴清德總統及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頒獎。賴清德致詞時表示,高等教育的多元創新是國家進步的關鍵,政府將持續提供支持,打造優質學術與產業合作環境。臺大物理系教授林麗瓊強調,國家講座不僅是個人榮譽,更是對臺灣學研環境的肯定,期盼青年學子投入研究,培養國際競爭力。

教育部今頒發8位國家講座主持人、2位國家產學大師獎及17位學術獎得獎人,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自己也來自大學,得獎者的學術成就是他師法的對象。臺灣天然資源有限,獲獎人就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推手,讓世界看到臺灣的貢獻,更是產業升級的關鍵。

賴清德總統致詞時說,任何致力於讓社會變得更美好的人都是英雄,高等教育的多元創新是促進國家進步和社會繁榮的最大動力,這也仰賴產官學研跨領域、跨世代人才的參與和交流。政府會做高等教育發展的後盾,協助大學追求國際一流發展,未來持續建構良好的學術研究、教學和產學合作環境。

國家講座主持人、臺灣大學物理學系講座教授林麗瓊談到,國家講座不僅是對個人努力、更是對臺灣整體學研環境的肯定,這2、30年來乘着臺灣整體經濟的快速發展,學研環境大幅提升,讓學者可以充分發揮所學,在世界的學術舞臺讓臺灣被看見。

林麗瓊希望帶給青年學子願意投入學術研究的熱情,鼓勵他們在年輕時好好打下紮實的學術專業,也去探索、挑戰甚至解決重要議題,爲臺灣創造更好的未來。同時,盼青年學子能夠有多元文化的視野,培養出跨文化能力、涵養,將來在國際上成爲具有競爭力的棟樑。

臺大校長陳文章本次二度獲得國家講座主持人,他在會前受訪時分享,當校長的同時要兼顧教學、研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他在20幾年的學術生涯中建立很好的團隊,除了每週固定的實驗室會議,也與國際合作產出研究成果。而作爲校長,他認爲自己在教學、研究、服務上都要做典範,才能夠帶領學校前進,因此在研究上會對自己有所要求。

「國家講座主持人」是教育部最高學術暨教學獎項,教育部提供每位主持人3年合計600萬元的獎助經費,可供開設跨校選修課程、辦理全國巡迴講座,宣揚其研究及教學成果。「國家產學大師獎」累計19人獲獎,每人獲頒獎金90萬元。「學術獎」是我國曆史最悠久的學術獎項,累計504人獲獎,每人獲頒獎金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