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殯火化量全國最高 北市殯葬處擬設空污即時監測系統
臺北市立第二殯儀館(懷愛館)火化遺體數量每年2萬多具,爲全國之冠。(本報資料照片)
臺北市殯葬處統計,臺北市立第二殯儀館(懷愛館)火化遺體數量每年2萬多具,爲全國之冠,但火化爐卻從沒有建立空污即時監測系統。臺北市議員曾獻瑩要求,市府推動二殯火化爐建置連續自動監測系統(CEMS),且排放數據應公告於網站。北市環保局迴應,殯葬處擬於2026年起建置監測系統,並比照管理辦法執行,確保準確與透明度。
環保局表示,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指可連續自動採樣、 分析、記錄與計算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目前北市3座焚化場分別位於北投、內湖及文山區,北投4根菸囪、內湖3根菸囪及木柵4根菸囪,合計11根菸囪都有設置系統。
環保局指出,監測數據皆即時上傳至環保局主機及傳輸至環境部,當監測數據超過排放標準的上限值時,系統會自動發出警報,通知相關人員;焚化廠承辦人可即時掌握污染物排放狀況與應變、排除製程異常狀況,避免衍生製程失控致大量排放空氣污染物。
對於殯葬處擬於2026年起建置火化爐用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曾獻瑩指出,環保局應在連續自動監測系統建置完成後,將火化爐納入例行性查覈與數據分析業務中,建立完整的評估與通報機制,也要求環保局協助殯葬處建立空污管理的知識系統與操作訓練,避免未來設備到位卻缺乏專業操作與維護能力。
除了技術管理層面,曾獻瑩也重申資訊公開的重要性,因此建議環保局未來系統上線後,相關排放數據應每日公告於官方網站,讓市民可以清楚看到火化爐的即時排放狀況,期盼市府透過制度強化與跨局處合作,讓每場告別都能莊嚴、安心,讓城市治理真正以人爲本。
環保局迴應,已建議殯葬處比照「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連續自動監測設施管理辦法」的標準執行,以確保設備監測準確與數據透明度。北市環保局長徐世勲表示,身爲查覈單位,也會不定期抽測火化爐,確認是否符合相關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