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D落地加速 地方政府開闊引資思路
本報記者 石健 北京報道
公開信息顯示,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近期下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工作的通知》,提出在試點先行、項目培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EOD模式應用,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有效路徑。與此同時,財政部也披露嚴查EOD項目操作中出現的新增隱債情況。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伴隨多部門強化支持和監管,EOD項目正不斷走向規範化、專業化。而項目中地方政府及地方融資平臺獲取資金的思路也在逐步開闊,渠道明顯呈現多元化。
中華環保聯合會農業環保專委會秘書長袁秀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實現EOD項目的融資和落地,重點要讓城投或產投積極開展金融評級和擔保,確保項目有可靠的金融評級和擔保支持。同時,地方政府可以通過與社會投資人聯合設立SPV公司的形式,實現業務運營專業化,吸引更多融資。但是,確保SPV公司組織架構合理穩定、合法合規。
清晰資金來源
記者注意到,隨着試點項目成功落地增多,多地EOD項目開始提速。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對於地方政府和融資平臺而言,關鍵還在於資金。
從運河治理到形成綠色智造產業園,項目投資達50億元,而其中獲得的政策性貸款達33.5億元,以往不可能實現的項目治理和建設規模,如今在江蘇無錫錫北運河流域治理中得到實現。
無錫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操作EOD項目,首先要拿到政策性貸款,政策性貸款分爲國開行和農發行兩部分資金。這兩家政策性銀行均針對EOD項目發放貸款,其中區縣級項目貸款額度不超過30億元,地市級項目貸款額度不超過50億元。
也正是有了這筆資金,無錫錫北運河流域不但實現了水環境綜合治理,還拿出其中的40億元資金用來打造綠色智造產業園建設。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隨着地方政府實施的項目日趨多元化,緊緊依靠政策性貸款,仍然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對此,如何能夠找到資金的“多元拼盤”尤爲關鍵。
對於如何解決融資難,袁秀麗對記者表示,地方政府及融資平臺可以採取3種模式。“一是政府項目債券模式,即通過收入作爲專項債的還款來源,這種融資模式成本低、期限長,籌集資金成功率高,但是發行額度有限;二是政府基金與投資運營公司模式,這種模式如果社會資本方不參與,政府及國有企業出資,如社會資本方參與,則共同出資;三是開放性金融、環保貸模式,這種模式需要充分測算貸款收益,採取擔保措施。”
袁秀麗提示,政策性資金到位是前提,這樣資金纔敢投入。“實現政策性資金到位,一是頂級規劃設計;二是可行性研究;三是進行環評和獲取相關支持政策;四是資金籌備和社會資本;五是建立風險和管理機制;六是運營商的選擇;七是項目實施計劃編制。”此外,地方政府及融資平臺若想實現融資,還需要資本閉環、產業鏈閉環以及建設和運營閉環。
隨着正在運營的EOD項目類型增多,能夠獲取融資的關鍵在明確項目邊界和清晰項目內容。袁秀麗向記者表示:“EOD項目的子項目數量、項目覆蓋範圍和體量要適中,項目建設內容、工程量、投資、收入來源要明確並且覈算的細緻深入。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證項目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一方面便於市場主體、社會資本方、金融機構對項目利潤、投資收益率等評估,增強項目可融資性。”
引入社會投資人
拿到EOD項目資金的核心前提是產業、融資、審批、運營的前置。
在袁秀麗看來:“產業前置需要在項目規劃階段明確產業導入方向,確保產業與生態保護的協同發展。融資前置需要在項目啓動前完成融資方案設計,確保資金到位。審批前置需要提前完成項目所需的各項審批手續,避免後期延誤。運營前置需要在項目建設階段即考慮運營需求,確保項目建成後順利運營。”
多位曾從事過EOD項目操作的行業人士透露,一些地方政府及融資平臺爲了降低項目管理難度,則採取了“社會投資人+EPC(採用設計-採購-施工總承包的工程發承包模式)”一體化招標方式,由社會資本方承擔項目設計、採購、施工等任務。
記者注意到,從近期財政部通報的6起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責典型案例中,就存在地方政府“兜底”收益的情況,繼而出現新增隱性債務違規情況。
在袁秀麗看來,地方政府在操盤EOD項目中,引入社會投資人還不夠,而應該通過聯合設立SPV公司的形式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大多數EOD項目由縣級地方平臺公司作爲實施主體,財力普遍較弱,引入實力雄厚的社會資本方共同成立專門的項目公司(SPV公司)承擔投資、融資任務,可以加速項目融資進程。”他表示。
對於如何成立SPV公司,袁秀麗表示,一是要有合理穩定的組織架構,確保SPV公司組織架構的科學性和穩定性。二是確保SPV公司股權結構合理合規合法,明確股權結構符合法律法規要求。
一位曾從事SPV公司設立的地方政府人士對記者表示,SPV的股權架構呈現“三位一體”的特徵,即地方國有平臺持股不低於51%,確保地方政府發展思路貫徹,央國企持股30%至40%,提供建設運營能力,專業產業運營商持股10%以下,注入市場化元素。這種混合所有制設計既符合《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對項目公司的合規要求,又實現了“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治理創新。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地方政府應該抓住設立SPV公司的有力時機,以便能夠推動後續的招商引資。“SPV公司每延遲1個月組建,將導致政策性貸款到賬週期延長2至3個月,錯失六成的產業導入機會。”
記者注意到,隨着地方EOD機制的完善,政策配套也在完善。比如,近期山東省已創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措施。一是將EOD項目全部納入省環保金融項目庫,並通過人民銀行地方分行推送給金融機構,優先享受綠色融資貸款授信和政策優惠。二是積極對接省財政廳,爭取將EOD項目納入再貼現再補貼支持範疇。
對此,袁秀麗認爲,地方政府要積極爭取各類獎補資金支持項目建設。積極申請各級防洪、水利、生態環境等補助資金支持EOD項目;在項目建設初期一次性給予EOD項目投資補助資金,或申報專項債券用於項目建設。此外,對於城投和產投公司來說,可以積極開展金融評級,尋找優質的擔保,確保項目有可靠的金融評級和擔保支持。
(編輯:李暉 審覈:何莎莎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