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ird在臺10年 鳥類觀察紀錄貢獻高居全球第7

自2015年繁體中文的入口網在臺灣啓用以來,eBird Taiwan使用者已累積超過138萬份紀錄清單,貢獻名列全球第7,今召開記者會說明。記者李柏澔/攝影

全球最大公民科學計劃eBird在臺10年有成,自2015年繁體中文的入口網在臺灣啓用以來,eBird Taiwan使用者已累積超過138萬份紀錄清單,貢獻名列全球第7,eBird創始單位美國康乃爾大學鳥類學研究室執行長Ian Owens特地來臺,共同見證臺灣賞鳥社羣所締造的成果。

eBird 是全球最大的賞鳥紀錄資料庫,提供賞鳥愛好者一個分享與管理個人鳥類觀察紀錄的管道。至今全球有超過118萬位使用者,貢獻超過1.1億紀錄清單、17億筆的出現紀錄。經過5年洽談及困難排除,eBird Taiwan於2015年8月上線,eBird Taiwan的使用人數已於今年6月突破萬人,目前累積 138萬份紀錄清單,位居全球第7,紀錄高達1750萬筆。

Ian Owens表示,臺灣是卓越的eBird社羣典範,在世界各地介紹時,經常爲這東亞島嶼的閃亮程度讚歎不已。在這些驚人數據的背後,是一個非凡的團隊,由於這份努力,臺灣擁有了世界上最優質的環境數據之一。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研究員暨生態系經營組長林瑞興表示,爲進一步提升資料的廣度與深度,自2023年起,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與中華鳥會以eBird Taiwan爲平臺,啓動了「臺灣鳥類地圖計劃」,目標在2028年之前完成臺灣首次全面鳥類調查,着重於監測繁殖鳥類的狀況,以提供較精確的物種分佈及繁殖資料。

臺積電自2024年起透過「Eco Plus! 生態共融計劃」提供臺灣鳥類地圖計劃經費支持。目前已經有 1613位鳥友貢獻觀察紀錄,造訪過85%均勻分佈於全臺灣的調查樣區(含離島)。同時,臺積電也支持推動Merlin鳥種識別App,協助訓練臺灣鳥類聲音的自動辨識,讓民衆更容易辨識鳥類,藉此擴大生態保育參與。目前Merlin已經能自動辨識超過250種臺灣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