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停火露曙光 油價連跌兩天
原油期貨12日每桶下跌逾2%,13日盤中續跌1.5%,紐約西德州報70.3美元,倫敦布蘭特報74.1美元。
美俄同意停火和談,外界揣測美國可能逐步解除制裁俄國石油,降低供應減少壓力,加上美國1月通膨率高於預期,令聯準會對降息更謹慎等拖累油價表現。
IEA評估全球今年平均每天石油需求增加量,從原先105萬桶調高至110萬桶,讓每天需求達1億零400萬桶。其重新評估2024年平均每天增加量,從原先94萬桶調低至87萬桶。
儘管IEA認爲今年每天需求增加量高於去年,但仍低於2023年的逾200萬桶,並低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估計今年平均每天增加145萬桶。
IEA指全球能源需求繼續由中國大陸帶動,但中國需求擴張幅度已明顯放緩,其在全球整體需求增加量裡所佔比率,已從過去十年最高的60%銳減至19%。IEA認爲其包括汽柴油與航空燃油等使用量的高峰已過,現在正處於高原期。
雖然全球需求增加幅度有限,但IEA指出產油國聯盟OPEC+的成員,較過去更遵守減產配額規定,讓全球石油供應過剩量逐步縮小。
根據IEA的1月資料顯示,OPEC的12個成員國整體平均每天原油供應量減少48萬桶。若把其與盟友組成的OPEC+一起計算,每天供應減少28萬桶。其中俄國每天供應增加10萬桶,IEA認爲西方制裁俄國未對全球供應產生實質影響。
IEA預測今年全球平均每天供應增加量,從原先180萬桶調低至不到160萬桶。非OPEC+產油國增加約140萬桶,OPEC+僅增約14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