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越打越不對勁:普京想要的答案,中美會給嗎?
俄烏衝突打了好幾年,戰爭還會不會終結?
特朗普贏得大選之後,關於俄烏衝突的走向再度受到全球的關注,很多人認爲,特朗普上臺之後,俄烏衝突將趨於緩和,甚至是結束衝突。
戰爭真的會結束?還是會更加激烈?
在美國人眼中,沒有威脅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弱小!
俄美之間一直有對抗,從當年的美蘇爭霸,到現在的美俄之間的矛盾,其實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原因很簡單,就是兩國在對方眼中互爲威脅。
什麼意思呢?
套用咱們中國的一句俗語,一山不容二虎。
這句話放在國際關係中同樣適用。
美國,俄羅斯,當然也包括咱們中國,在過去這十年的時間裡,關係越來越差,爲什麼會走到今天的狀況?無非就一個原因,那就是實力相當。
美國和俄羅斯在軍事實力上,相差不大。
別看俄羅斯打了烏克蘭兩三年,也沒把小小的烏克蘭徹底幹趴下,很多人就認爲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已經衰落。
其實這個看法是錯誤的。
因爲俄烏衝突看似激烈,實際上,兩國都沒有真正的動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這種級別的衝突根本體現不出俄羅斯的真實戰力。
俄羅斯真正的威懾力量是核武器。
對於核武器這東西,我們必須要搞清楚一點,就是核武器沒有所謂的技術先進與落後的區別。
只要它能炸,威脅就是足夠的。
這是因爲哪怕是初代的原子彈,那也是可以輕而易舉毀滅一座城市的玩意。
更何況人家俄羅斯的核武技術本身也不落後。
因此,哪怕現階段的俄羅斯經濟不咋地,武器研發的投入遠遠無法與前蘇聯時期相比,但就憑着自己的這點老本,包括美國在內,沒有任何國家能夠無視俄羅斯的存在。
因此,這東西就是是實實在在的威脅。
站在美國人的角度來說,俄羅斯擁有着巨量的核武器,它不發飆還好,萬一發飆了,拿什麼抵擋?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所以,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就在於,我或許能保證對方今天不發飆,但沒人能保證對方明天不發飆。
這種不信任感是基於對方擁有毀滅己方實力的。
所以,美俄之間的矛盾絕不會輕而易舉的消除,甚至只要兩國維持現狀,就不可能消除。
這就是爲什麼布熱津斯基認爲美國眼中最理想的俄羅斯是分裂,分裂成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三塊。
說白了就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同理,最近這十年,中美關係跌入谷底,真的是因爲中美之間有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嗎?不是,原因僅僅是中國強大了
儘管我國一再保持和平的基本外交態度,但是強大本身就是不可控,所以誰知道明天會不會發生政策的轉向呢?
所以國際格局沒有那麼複雜,並不是講道理就能高枕無憂的。
01 俄烏衝突爆發的本質是什麼?
俄烏衝突表面上看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矛盾,其實本質上是俄羅斯與美國的矛盾。
烏克蘭在這場衝突中只不過扮演了背鍋俠的角色。
美國自然不可能真的與俄羅斯直接對抗,畢竟一旦美俄真的動手,那麼可能世界末日就不遠了,這是美國自身也無法承受的結果。
所以,美國只能通過第三方國家來限制和削弱俄羅斯。
而烏克蘭恰恰就是美國人選中的那個背鍋俠。
烏克蘭不過就是美俄兩個超級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美國爲什麼要在烏克蘭扶持親美政權,並且不斷慫恿烏克蘭與俄羅斯爲敵?
無非就是想讓俄羅斯變得弱小。
這一點不管是拜登,特朗普還是敗選的哈里斯,其實都沒有本質區別。
千萬不要覺得特朗普上臺之後,就會跟俄羅斯重修舊好。
如果你真的這樣以爲,你就大錯特錯了,特朗普本質上還是美國總統,因此,他怎麼可能胳膊肘往外拐?
所以,特朗普主導下的美國,面對俄烏衝突究竟是什麼態度,只能從美國的利益的角度來考慮。
究竟是打下去更有利於美國還是停止衝突更有利於美國,這需要特朗普去算賬,特朗普只會選擇有利於美國的那個方案,而不是單純的要結束這場衝突。
而毫無疑問,這場衝突最有利於美國的是,俄羅斯的衰落。
儘管這個目標的實現,美國人很難達成,但哪怕只是削弱一點點,對於美國人來說,也是安全感的直接提升。
僅此而已。
畢竟戰爭狀態下,俄羅斯的對外交流幾乎停滯,俄羅斯幾乎被全世界孤立在北方。
當然對於俄羅斯而言,哪怕被全世界孤立,戰爭也不會輕易停止。
因爲如果不能把美國和西方勢力從烏克蘭趕出去,那麼停戰對於俄羅斯就沒有好處。
畢竟美國和西方的勢力已經推到家門口了,這意味着俄羅斯的戰略緩衝地帶徹底沒有了。
因此,看待俄烏衝突,這壓根就不是一個正義和邪惡的簡單敘事,而是生存與死亡的殘酷競爭。
02 俄羅斯想要的結果是什麼?
如果說結果,其實更簡單,俄烏衝突的結果只有兩個,衝突繼續,和衝突結束!
這裡不會出現第三條路。
所以,如果單純的說俄羅斯想要的結果,二選一還不簡單?
但是錯了,這個選擇可不簡單。
我們要這樣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戰爭不得不繼續下去,俄羅斯希望得到的結果是什麼?
其實俄羅斯現在還有能力維持衝突,並不是因爲俄羅斯的軍事實力,恰恰相反,是因爲俄羅斯的經濟實力。
說到這一點是不是有點懵?
因爲俄羅斯的經濟不好,是衆所共知的。
但其實俄烏衝突持續的情況下,俄羅斯還不至於經濟徹底崩盤。
原因在於中美俄三國現在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平衡,美國在過去這幾年裡咄咄逼人,處於一種擴張的態勢之中。
因此,不光是俄羅斯感受到巨大的壓力,中國同樣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所以,當俄烏衝突持續的背景下,中俄之間的關係必定升溫,儘管中俄之間並非沒有矛盾,但在美國的壓力之下,兩強聯手是戰略上的必然。
俄羅斯儘管幾乎與全世界隔絕,卻與中國的關係更爲密切,依託中國強大的經濟實力,俄羅斯通過石油,資源的出口,日子依然可以過的下去,甚至還能有餘錢來維持衝突。
如果衝突持續下去,俄羅斯對於美國幾乎沒啥訴求,因爲美國又不可能真的直接打過來,無非就是給烏克蘭提供武器裝備和補給,這不會改變俄強烏弱的格局。
在這個背景下,俄羅斯將尋求與中國的合作,希望在經貿領域能夠有更多的交流。
如果衝突有可能停止,俄羅斯希望得到的結果是什麼呢?
這是第二個情況,就是衝突有可能結束的前提下,俄羅斯希望得到啥。
不要覺得邏輯反了,恰恰相反,這纔是正確的邏輯。
俄烏衝突本質上是俄美衝突,但表面上看,卻是烏克蘭主動靠近西方國家,主動投懷送抱,讓俄羅斯失去了戰略緩衝地帶。
如果戰爭能夠終結,那麼勢必需要拿西方勢力退出烏克蘭作爲籌碼,纔有可能。
假如特朗普無意於繼續給烏克蘭提供援助,那麼俄羅斯一定會加大攻勢,給到美國更大的壓力,迫使美國放棄邀請烏克蘭加入北約,甚至迫使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勢力遠離烏克蘭。
衝突是籌碼,衝突的繼續和終結不是結果,也是籌碼。
真正的結果在於俄羅斯要麼能夠通過沖突限制西方國家勢力的擴張,要麼能夠徹底趕走西方勢力在自己的家門口耀武揚威。
所以,不要覺得俄烏衝突越打越怪異,這是因爲俄羅斯真正想要的結果沒達成,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