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退中程飛彈條約 冷戰恐再起
俄國不再遵守《中程飛彈條約》,圖爲俄試射飛彈。(美聯社)
俄國4日宣佈,不再遵守名存實亡的《中程飛彈條約》,同時指控美國正在歐洲與亞洲部署中程飛彈,宣稱這是美國與北約「反俄羅斯」的結果。條約的崩解使西方國家擔憂,世界局勢將回到冷戰時期危險的軍備競賽,且目前俄國擁有能在數分鐘內就命中歐洲各大城市的極音速飛彈,幾乎無法及時警告或防禦。
繼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打破冷戰以來慣例,公開宣佈派遣2艘核潛艦接近俄國海域後,俄羅斯又採取新一輪動作,俄國外交部4日宣佈,莫斯科不再認爲其受《中程飛彈條約》(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INF)先前自我設下的限制約束,並指控美國正向歐洲與亞洲部署中程導彈。
美俄軍事緊張升溫的導火線,前俄國總統麥德維夫也在社羣平臺指出,俄國此舉是北約「反俄羅斯」政策招致的結果,而這會是俄國所有敵人必須面對的新現實,他更預告,「期待更多行動吧!」
《中程飛彈條約》是1987年時任蘇聯領導戈巴契夫與美國總統雷根所簽署的雙邊條約,規定禁止由地面發射射程介於500至5500公里的彈道飛彈與巡弋飛彈,隨後美蘇共銷燬了超過2600枚飛彈,本條約被視爲冷戰時期的重大突破。
《中程飛彈條約》的瓦解與烏俄衝突使西方國家擔心,世界局勢將回到冷戰時期般的軍備競賽。在此情形下,配備核武器且速度極快的俄國飛彈能在短短僅分鐘內抵達歐洲國家的首都,然而卻幾乎沒時間警告或搭建防衛能力。其中一例就是日前俄國總統普丁宣佈將部署白俄羅斯境內的榛樹極音速飛彈,俄國媒體宣稱其能在15分鐘內命中德國的拉姆施坦空軍基地。
條約破局其實有跡可循,2014年美前總統歐巴馬時代開始,美國就開始指控俄國違反協議規範,到了2019年川普第一任期時,美國便片面退出本條約,並不滿認爲,基本上都是美國在單方面遵守條約規定。且五角大廈也對條約感到不安,因爲遵守合約代表美國無法在亞洲部署任何中程導彈,但中程導彈是防衛臺灣的關鍵。
在美國退出條約時俄國曾承諾,只要華府不部署相關飛彈,俄國也會自我限制不這麼做。但就在去年,華府宣佈將自2026年開始,在德國分階段部署中程飛彈,當時俄國矢言採取反制措施。
俄國外長拉夫羅夫去年底就放話,莫斯科必須迴應美國與北約戰略上破壞穩定的行爲。他認爲,既然美國正實際在歐洲與亞太地區部署美製短程與中程飛彈,俄國外交部認爲,維持其單方面遵守該協議的條件已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