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氣和中石油簽署協議 提升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對陸供氣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路透資料照)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集團(Gazprom)總裁米勒(Alexei Miller)宣佈,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簽署協議,將經「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對華年供氣規模從380萬立方公尺增至440萬立方公尺。

據俄國衛星通訊社報導,米勒表示,根據俄羅斯、中國及蒙古三國領導人的公開聲明,9月2日簽署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備忘錄,涉及建設「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以及過境蒙古國的「東方聯盟」管道。該項目完成後,俄羅斯每年可經蒙古向中國輸送天然氣達500億立方公尺,協議有效期爲30年。

彭博社報導則指,米勒透露,對中國的天然氣價格將低於俄方向歐洲客戶收取的費用。此次協議中,除了增加「西伯利亞力量」管道的供氣量,俄中雙方還同意將「遠東」管道的年供氣量從10億立方公尺增至12億立方公尺。米勒強調,由於管道建設需跨越長距離及複雜地形,「西伯利亞力量2號」將成爲全球規模最大、最資本密集的天然氣項目,目前建設單位及最終投資額尚未公佈。

另,蒙古國通訊社指出,9月2日上午,中俄蒙三國元首第七次會晤中,各方同意將中俄蒙經濟走廊規劃延長至2031年,並達成共識建設從俄羅斯經蒙古至中國的天然氣管道。

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晤中提出,要積極推動三國跨境基礎設施與能源項目建設,並強調夯實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以及加強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協作。俄羅斯總統普亭則指,三方應加強戰略對接、擴大貿易與投資規模,深化金融、能源、數字經濟、教育、環保及旅遊等領域合作,促進區域經濟融合與民心相通。

大陸網路媒體觀察者網指出,這次協議標誌着中俄能源合作邁出重要一步。自2019年底啓動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目前已達到計劃供氣容量,去年向中國出口天然氣約31億立方公尺。中國是俄羅斯最大能源貿易伙伴,俄羅斯天然氣、原油及煤炭對華出口佔其能源出口的重要比例。

分析認爲,隨着俄烏戰爭後歐洲市場需求下降,俄方希望透過「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擴大對華出口,實現能源市場多元化。中俄能源合作不僅具有經濟意義,也彰顯兩國在國際能源供應格局中的戰略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