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楊景媛,爲何能保研香港浸大?爲誣告站臺者的大人物身份曝光
這年頭,學法律的不少,但真正懂“人性”的不多。
楊某媛,武大碩士,保研港校讀博,滿嘴“程序正義”,結果乾的事,比狗血劇還缺德。
現在,被她害得家破人亡的肖某媽媽終於發聲了——六點回應,字字帶血,句句穿心,直接把楊某媛那點“學術體面”撕得稀碎。
武漢大學大一新生肖明瑫裹緊外套走進圖書館,貼身的衣服摩擦着大腿內側的溼疹患處,癢得他直皺眉。這個從高二就患上特應性皮炎的男孩,口袋裡常年揣着氯雷他定,可那天忘記吃藥的代價,誰也想不到會如此慘重。
坐在斜對面的研究生楊景媛,正對着電腦寫論文。她後來在朋友圈描述 "當時餘光瞥見令人不適的動作",但監控錄像顯示,肖明瑫只是隔着褲子抓了三次癢,每次不超過兩秒。可這位法學專業的研究生,卻悄悄打開手機攝像頭,一連拍了五段視頻。
"你必須寫道歉信,不然我馬上報警。" 當晚九點,楊景媛堵住準備離開的肖明瑫。
這個 18 歲的男孩嚇得渾身發抖,他後來告訴媽媽,對方說 "承認做了下流事就能私了"。被脅迫着寫下的紙條上,肖明瑫留了真實學號和輔導員電話,他以爲這只是場誤會。
第二天,這張紙條配上打碼的學生證照片,出現在各大社交平臺。
"武大男生圖書館性騷擾" 的話題像病毒一樣擴散,肖明瑫的姓名、專業甚至高中經歷被扒得底朝天。有網友 P 圖把他的臉和囚服放在一起,還有人找到他媽媽的工作單位電話,辱罵從早響到晚。
最讓肖家崩潰的是學校的態度。在沒有調取監控、沒看醫院診斷證明的情況下,學院火速給了肖明瑫記過處分,直接取消了他的保研資格。
三個月後,肖明瑫被送進精神病院。醫生在診斷書上寫着 "創傷後應激障礙",附帶的風險評估表顯示,這個曾經拿過奧數獎的男孩,自殺傾向高達 80%。他媽媽藏起了家裡所有的刀具,卻攔不住兒子用頭撞牆 ——"他們都叫我變態,活着還有什麼意思?"
更讓人揪心的是遠在老家的爺爺。老人刷到孫子被罵的視頻後突發腦溢血,臨終前拉着肖明瑫爸爸的手,反覆說 "要幫娃洗清冤屈"。
出殯那天,肖明瑫穿着病號服從醫院跑出來,跪在靈前哭到暈厥。
判決後的囂張:"有學歷在,你們能奈我何?"
2025 年 7 月 25 日,法院的判決書終於送達。五名皮膚科專家出庭作證,指出肖明瑫的動作與特應性皮炎患者的瘙癢特徵完全吻合;圖書館的監控錄像清晰顯示,他全程沒有任何不雅舉動。法官當庭駁回楊景媛的所有訴求,明確認定 "不存在性騷擾行爲"。
可這場遲到的正義,沒能換來任何歉意。
判決第二天,楊景媛在微博曬出法考成績單,配文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
有網友留言質問她爲何不道歉,她回覆:"法律沒說我錯,只是說證據不足。"
更刺眼的是她朋友圈的炫耀:"港大博士 Offer + 法考 A 證,某些人怕是這輩子都追不上。"
這番操作徹底點燃了輿論。有人扒出她的碩士論文《中印生育行爲影響家庭暴力的經濟學分析》,簡直是學術笑話大集合:
在第三章裡,她大談 "2001 年《離婚法》" 如何影響家暴率,可稍有法律常識的人都知道,我國根本沒有這部法律,相關內容明明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裡。
更離譜的是數據部分,"2010 年我國婦女遭受家暴佔比 8.8%" 後面,來源欄寫着 "網上資料顯示";
印度某地區的家暴數據,被她從 36.1% 直接改成 28.3%,理由竟是 "這樣更符合研究模型"。
最諷刺的是致謝部分,英文語法錯誤連篇,"感謝我的導師郭汝飛教授" 寫成 "Thank my teacher Guo teach me",被網友調侃 "還不如用翻譯軟件直接翻"。可就是這樣一篇論文,不僅通過了盲審,還拿到了 "良好" 等級。
知情人爆料,楊景媛的導師郭汝飛副教授,和香港浸會大學錄取她的博導是同門師兄弟。
"面試的時候就問了三個問題,全程用中文聊家常。" 這種 "師門內推" 的操作,讓無數挑燈夜讀的考研黨破防:"我們刷題到凌晨,人家靠關係就能直博?"
面對質疑,香港浸會大學的迴應輕描淡寫:"是武漢大學推薦的優秀學生,我們信任合作院校的評價。"
可當記者追問是否瞭解學術不端和誣告事件時,校方卻開始顧左右而言他。
沉默的校方:誰在爲 "劣跡學霸" 保駕護航?
肖明瑫的媽媽帶着法院判決書找到武漢大學時,接待人員的態度耐人尋味。
"處分決定是學院做的,我們需要走流程。" 這一走,又是半個月。
法院都判了,清白還了,可武大至今不撤銷處分、不道歉、不調查楊景媛學術造假。
當初你處分肖明瑫,快得像按了加速鍵;現在你糾錯,慢得像進了休眠艙。
與此同時,網友發現了更詭異的事情。
曝光楊景媛論文問題的博主,深夜家裡突然來了四個 "訪客",其中穿便衣的男子被認出是分管人文社科研究的副校長陸偉。"他們說我造謠,讓我刪帖,還拿出了我的身份證複印件。" 這位博主的經歷讓人不寒而慄。
當記者撥打武大黨政辦電話求證時,聽筒裡傳來的卻是傳真機的 "滴滴" 聲;紀委辦公室始終無人接聽;宣傳部工作人員則冷冰冰地說:"境外媒體採訪要發函,國內的?我們不接受。"
這種沉默背後,是觸目驚心的雙重標準。去年有位男生因學術不端被舉報,學校三天就做出了開除決定;而楊景媛不僅順利畢業,還拿着校級優秀畢業生證書站在了畢業典禮的主席臺上。
更讓肖家絕望的是楊景媛的持續威脅。"你的法考報名材料我看過了,想順利拿證?沒那麼容易。" 她在私信裡寫道,"就算你申請國外學校,我也會把 ' 證據 ' 寄過去。" 這番話讓正在準備複議的肖明瑫再次崩潰,醫生不得不給他加了藥量。
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武大校友)忍不住發文怒斥:"這樣的學生不處理,是在砸武漢大學的牌子!"
可這條微博很快就消失了,賬號也被禁言。
網友們發現,凡是質疑楊景媛背景的聲音,都在以驚人的速度被清除。
肖明瑫的媽媽最近在整理兒子的藥盒,每個盒子上都寫着日期。從最初的每天一粒,到現在的早中晚各三粒,這些白色藥片見證了一個少年的墜落。而在香港的楊景媛,已經開始在社交平臺分享 "博士新生活",照片裡的她站在圖書館前,笑容燦爛。
目前,肖家已經委託律師提起刑事自訴,以誣告陷害罪追究楊景媛的責任,並申請了限制出境。
"就算拼掉所有,我也要讓她知道,學歷高不等於可以爲所欲爲。" 肖媽媽的聲音沙啞卻堅定。
法律不容兒戲,學位不容買賣,人心,更不容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