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只是棋子?川普操盤「挑戰單一大國」 視習近平爲勁敵
▲美國總統川普16日在阿拉斯加與俄羅斯總統普丁舉行峰會。(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阿拉斯加進行峰會。美媒分析,會談看似聚焦在烏克蘭,但川普的實際目標是透過能源、北極航運與關鍵礦產合作,削弱莫斯科對中國的依賴,爲美國爭取戰略空間,強化21世紀印太地區佈局。
根據美媒《福斯新聞》,川普政府長期以來將中國視爲美國在21世紀的最大戰略威脅,並以遏制中國崛起爲核心制定外交政策。從限制中國取得先進人工智慧晶片、重構稀土供應鏈,到在中東和印太以安全保障換取戰略一致,美國的各項行動均圍繞「中國優先」。
在此背景下,阿拉斯加峰會的俄羅斯策略並非分心行動,而是爲「美國優先」策略帶來連貫性,試圖以現實主義方式調整美俄、中俄關系。
對歐洲而言,烏克蘭戰爭被視爲「民主前線」,歐盟與基輔當局推動對俄羅斯長期對抗,包括極限制裁、加深北約承諾,以及將烏克蘭永久納入西方秩序。然而,這種策略同時加重美國責任,因爲北約擴張增大美國防衛承諾,且烏克蘭的人口與經濟衰退降低領土恢復可能性,使華府承擔長期風險。
在經濟上,歐洲承受2022年後能源與貿易中斷衝擊,美國則受益於液化天然氣出口並相對隔絕。歐盟的訴求是將美國更深綁入歐洲事務,成爲最終保證者,即使分散對印太的資源與關注。
川普的對俄策略則走反方向。他認爲,俄羅斯是中國全球策略中的薄弱環節。隨着莫斯科對中國資本、市場及外交支持依賴增加,北京已利用此槓桿獲得俄油折扣、強化人民幣貿易,並確保莫斯科支持其地緣政治立場。若任由這種「歐亞聯盟」存在,美國將面臨同時對抗兩個核武強國的局面。
川普策略的核心,是以有限經濟合作、能源與北極航運、關鍵礦產交易,讓莫斯科脫離中國的部分影響,並透過可驗證條件與制裁機制保持談判槓桿。
在軍事上,川普對烏克蘭的援助也維持節奏與限制,包括愛國者防空系統、布拉德利戰車、霍克導彈系統,足以守住防線卻不會過度消耗美國軍備或引發直接升級。在外交與經濟層面,他以「胡蘿蔔加大棒」策略施壓俄方,所有援助與合作皆與停火、降級及遠離北京掛鉤,並保留隨時恢復制裁的手段。
此次峰會也發生在俄羅斯經濟與外交壓力增加的時刻。俄羅斯在烏克蘭取得有限進展、2025年初石油收入增長17%。川普曾將印度商品關稅提高至50%,明確指向印度購買俄國石油,同時警告任何購買折扣俄油的國家最高將被課以100%關稅,直接針對中國。
分析認爲,阿拉斯加峰會的真正意義並非對烏克蘭讓步或送給普丁禮物,而是美國外交的策略性調整。川普透過俄羅斯交易與施壓,爲美國在印太地區爭取戰略資源,減少在歐洲的過度承擔,確保美國在面對21世紀全球格局時,只需應對中國等單一大國的挑戰,而非同時面對中俄兩大核武強國。